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莲城的暑气终于被九月的风吹散了些许,槐树的叶子依旧浓绿,却不再蔫头耷脑,在清晨的阳光下抖擞着精神。

莲城大学像一头从漫长夏日午睡中彻底醒来的巨兽,充满了喧嚣与活力。

空气里不再是灰尘和腐朽的气息,而是混合著油墨书香、食堂烟火、青草汁液,以及无数年轻躯体蒸腾出的、名为“未来”的躁动气息。

姜娜站在南区三栋门口,肩上不再扛着那个沉重的大麻袋,但那份初来时的局促感,并未消散。

她看着身边川流不息的人群,穿着各异,步履匆匆,脸上带着兴奋、好奇或一丝迷茫。

这一切对她而言,都像翻开了一本巨大而陌生的书。

302室的生活,也在这股新鲜的风中,悄然运转起来。

最像鱼入水中的,是方艺璇。

她像一颗不知疲倦的小行星,在宿舍、教学楼和各种社团、学生组织的招新点之间高速运转。

她加入了学生会外联部,竞选了新生晚会的主持人,还报名了街舞社。

每天回到宿舍,她总是带着一身蓬勃的热气,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当天的见闻:

“哇!今天去拉赞助,那家咖啡厅的老板人超好,答应给我们新生舞会提供饮品!”

“街舞社训练累死了!不过学姐好酷,教的动作超带感!”

“你们猜我今天在食堂碰到谁了?就是那个传说中经管院的院草!真人比照片还帅一点诶!”

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笑容永远像初夏清晨的阳光,明朗又充满感染力。

她的书桌上,除了那些精致的收纳盒,很快堆满了社团宣传单、活动策划书和印着她名字的临时工作证。

她像一团温暖的、永不停歇的火焰,照亮了宿舍的角落,也把外面的世界源源不断地带进来。

姜娜看着她,心里除了羡慕,还有一种踏实感——有这样一个活泼开朗的室友在身边,似乎连这陌生的大环境都显得不那么令人畏惧了。

苏小雨是姜娜在汹涌浪潮中抓住的浮木。

同乡的情谊在异乡格外珍贵。

两人常常一起去上课,一起去食堂打最便宜的套餐,晚上熄灯前,也会在各自的床铺上低声聊会儿天。

苏小雨话不多,性子温婉,带着点书卷气的羞涩。

但当她聊起家乡,聊起高中,特别是聊起那个留在清源上大学的男友时,眼睛会亮得出奇,声音也轻柔得像月光下的溪流。

“他…他其实学习比我好,真的。”苏小雨的声音在黑暗中带着一丝甜蜜的叹息,“只是高考那几天他发烧了,发挥失常…我反而是超常发挥了,没想到能考来这里。”她的语气里有庆幸,但更多的是化不开的思念和一丝隐隐的歉疚。

“我们说好了,研究生一定要考在一起。就是…就是现在只能靠打视频和发信息了。”姜娜能听出她声音里藏着的失落,还有对未来那份小心翼翼的期盼。异地恋的酸涩,像一颗青橄榄,混在苏小雨平淡的讲述里。姜娜不善言辞,只能笨拙地安慰几句,心里却为这个温婉的同乡感到一丝心疼。

而凌汐,依旧是302室里那个最特别的存在。

她像一座沉静的冰山,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似乎都难以撼动她分毫。

她几乎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对学生会、晚会之类也毫无兴趣。

大部分时间,她不是在教室上课,就是在图书馆那个固定的靠窗位置看书,或者是在空无一人的实验室里做实验。

然而,正是这份低调到近乎隐形的沉静,却让她在短短几周内,成为了莲城大学无人不知的焦点。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无法忽视的磁场。

姜娜第一次意识到这点,是在学校的论坛“青莲池”里。

她是为了查找一份勤工俭学的信息点进去的,却被一个飘红的帖子标题牢牢抓住了眼球——《理性探讨:物理系那位新生,是建模脸成精还是仙女下凡?[多图预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