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5姑嫂(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她只是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姜姒。

素闻姜姒之名,没听人夸她才情,说明这是个不善诗书的。

她方才说出这种话,未必只是为了迎合谢清菡,是因为她自己也这么想。

嘴上话说得好听,实际上不过是不乐意读书弄墨的借口。

当今这太平盛世,哪里像穆桂英那时的年代,需要一个女子挂帅出征,都是无稽之谈。

夏容漪越想越不满,索性也端起茶杯,低头品茶,藏匿脸色。

姑嫂两个沿着这话题,谈起不读书女子还能做什么。

她们读书,也无非读些千字文弟子规,《女则》《女诫》之类,读些无病呻吟的诗,学不了治国工商,学不了史事兵法。

要真能读些有用的,与男子一样治国平天下,不拘泥于这四方天空,倒也可以读。

谢云朔默默听着,意外姜姒竟然能和他三妹妹聊得来。

谢清菡不像别的姑娘,才几岁时就要跟着他一起去草场跑马,母亲怕她危险不让她去,他只能拒绝她。次数多了,谢清菡耿耿于怀,和他这个兄长并不亲近。

总觉得他能做的事,却不让她做,很不公平。

是以,在家时除了称呼几句,她一向不与他多说话。

可谢清菡今日却与刚一见面的姜姒侃侃而谈,谢云朔有些意外。

更意外的是,姜姒讲起女子刚强的道理,也说得头头是道,坦坦荡荡。

看得出,她也不是那等适合三从四德,一颗心挂在夫君子女身上的人。

她说的这些话,面上笑意盈盈,眼睛明亮粲然。

莫名的,谢云朔忽然意识到,其实他对女子的了解知之甚少。

他曾想过要娶什么样的妻子,只是因为有姜姒这样的存在,她与他作对,害他屡屡碰壁,因此他所求贤良淑德。

可其实像姜姒这样的女子不多,温柔和顺知书达理的女子才是绝大多数。

只是他与那样的人从无往来,他与其他女子的交际,还不及与姜姒交际牵绊的一半。

不提柳蔚宁那些有亲缘关系的女子,其实以谢云朔的身份地位,不乏有女子接近相识,只是他都没什么印象。

也没将那些点头之交、几句问候当作一回事。

所以他并不知道,若不娶姜姒,他所希望的正妻人选在京中比比皆是。

可他能不能与其说得上两句话,能不能如诗文中所说那般琴瑟和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谢云朔又看向谢清菡。

他清楚,若好好培养,谢清菡必定是个女中豪杰。

她五岁时第一次摸弓,就能拉开一斗的小弓,第一支箭都擦到了五步外的草靶边缘,比二弟要强不少。

只可惜生了个女儿身。

他们的母亲要教导她读书写字、刺绣弹琴,做兄长的插不上手,只能配合母亲不带她出去撒野,做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谢清菡是懂事的孩子,这几年来没有哭闹,顺从地上着族学,学着女红,可是那些遗憾仍埋在她的心里,悄悄发着芽。

短短说了一阵子话,她和姜姒颇有一见如故之感,甚至说到了她七岁生辰时,父亲送她的小软鞭。

谢清菡有些激动:“嫂嫂,你若有空,我拿去给你看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