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5姑嫂(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姜姒发现谢云朔的三妹妹专心致志地盯着她看。

这个小姑娘,生得像谢将军,有几分英气。

一对干净利落剑眉,一双英气明澈丹凤眼,不过因为鼻唇随了夏容漪,整张面庞偏向柔和后,英气作为点缀添花,恰到好处。

见谢清菡对自己好奇打量的目光是松范温和的,姜姒冲她笑了笑。

她推测谢云朔与谢清菡这一对兄妹,不像别家“兄友弟恭”,几个孩子之间友爱谦让,不然的话,谢清菡会像谢云陵这样冷眼旁观,对她并不好奇。

甚至觉得她是多余的,是祸害谢云朔的存在。

三妹谢清菡喜欢她,就说明和自己亲长兄关系一般。

她想在将军府立足,谢云朔这条路是没指望了,但是可以从谢云朔的爹娘及兄弟姐妹着手,获取她们的信任和喜爱,也能成为这大房的一份子。

不论谢云朔喜不喜欢她,总归她是明媒正娶,八抬大轿迎回来的正妻,又有家人对她满意,谢云朔翻不出天去。

翻不出她姜姒的手掌心。

打定主意,在用完早膳之后,一家人以茶水漱口,待膳食撤下去后,又略坐了坐。

姜姒看着谢清菡微微笑,主动问她:“三妹妹如今多大了,正在读什么书?”

姜姒与谢清菡说话,其他人朝她们看过来,温和注视。

姑嫂关系好,夏容漪这个做母亲的自然满意。

虽说新妇嫁进门后便是一家人,可真能做成一家人的可不多。

关系处得好不好,不仅看人与人的性子投不投缘,更看作为外人嫁进来的女子舍不舍得下生人的脸面,与新妇的矜持。

姜姒自愿与家人说话,是好性子。

谢清菡仰起头,自己回话:“大嫂嫂,我已过十岁的生辰了,跟着读温太傅温府的族学,正读《孔子家语》。不过,我不喜读书。”

谢清菡的祖父与父兄都是武将,受家人影响,她自幼也是个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女孩儿,爱爬山骑马玩球,喜在户外奔走。

她不仅答了话,还多余说了句知心话,说自己不爱读书,这便是一个极好的话头。

姜姒从这句话迅速辨认出谢清菡对她的确有几分初见的好感,否则她只需答前面两句话就成了,不会说这句推心置腹的话。

谢清菡这句坦然的话,致使夏容漪的脸色都有些微妙的变化,眉头微微上抬,显然不赞同她这么说。

姜姒坦然接话,像是闲聊一般随意。

“也并非人人都是读书的人才,读书是为了明事理、辨是非,能懂得世事即可。男儿学武,可保家卫国。女儿家若能上阵杀敌,也有巾帼不让须眉。三妹妹骨骼清奇,没准还是穆帅木兰之辈的女英雄。退一步说,即使上不了战场,学武亦能保护自己,强身健体也很不错了。”

谢清菡听多了教条规训,听长嫂说这话,一双眼睛都亮了。

“嫂嫂说的是,我便是这么想的。为何父亲和兄长可以上阵杀敌,可以保家卫国抵御外敌,我就不行了?”

长房这一家人坐在一起,表情各异。

谢将军低头喝茶。

对他而言,虽不赞同女儿有此超脱世俗的想法,不过他也欣慰,虎父无犬女。

谢家满门都是忠勇豪义之人。

夏容漪作为母亲,深知女子不易,更希望女儿能像自己这样,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学掌家看账本,打理好内宅,将来相夫教子,做个名扬京城的高门主母。

因此,她听姜姒应和谢清菡的话,心里生了不满。

但因为想好了要拉拢这个儿媳,并未表现出来,也没开口否定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