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敲打(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可这两个人之间,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见了对方连笑模样都没有了。

可不是有旧故吗?

那答话姑娘压低声音说:“这两位旧怨颇多,说是仇人也不为过了。”

徐红菡听了,紧绷的眉头舒展,神情重归安然,好像虚惊一场,

她嗤笑了一声:“我说呢?难怪谢小将军看了她好几眼,但是笑都不笑一下。”

姜姒和谢云朔的纠葛,其实闹得并不大。

只不过京中这些公子姑娘们之间关系盘根错节,走得近,相识者众多,许多事都瞒不住。

原本以姜姒的出身和交际,与谢云朔应当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识。

就像徐红菡与谢云朔也不熟一样,很难有机会说上一句话。

可两人偏偏总是因为各式各样的意外与巧合,凑在一处,又闹得不愉快。

次数多了,身边的人也就印象深刻了。

谢云朔容貌出众,又能独当一面,未来前途无量,是京中不少适婚姑娘青睐的议亲对象。

为此人生大事,使得适婚的姑娘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可是独独姜姒,有如此容貌,却不受任何人忌惮。

因为人人都知道,即使京中无人,天下无人,谢云朔和姜姒也不会结亲。

再者,据传言,谢家有意给谢云朔聘取一位书香门第之女。

与谢家来往友善的,如太傅温大人、御史江大人、吏部尚书魏大人,都是一等一的实权高官。

这些高门大户若与谢家结亲,再加上谢家的兵权,称为珠联璧合,门当户对。

不过,到底婚事还没定下来,也从未有过换庚帖的情况,只是众家儿女都到了适龄的年龄,紧盯着这回事的人都不少。

今日在场的,无论是家中长辈看中,还是小辈自己青眼有加,看向谢云朔的目光不在少数。

若这场合是寻常的灯会花会,各家夫人没准儿会寻机会巧意提及。

可今日是太后寿诞,来赴宴者,奉承作陪,无人敢分心其它。

可是太后和皇帝见着近臣皇亲,在这样轻歌曼舞、觥筹交错的氛围里,也会提及家中小辈的婚事为话引,以示亲昵和看重。

能近身陪伴太后,坐在这居心台花厅里的,都是诸侯将相、文武大员。

谢云朔的父亲谢行修、祖父谢珺,谢家两位镇守一方的大将军,在一群小辈被领到太后面前之前,正在同皇帝说话。

此朝,谢家有三位武将,为宣朝平定边疆战乱竭智尽忠。

宣朝四海升平、疆域稳定,皇帝赵霈继任为帝以来十年盛世无战乱,谢家人功不可没。

可在皇帝一副笑模样,问起谢父谢云朔的婚事时,坐在另一侧,原本有意与谢家结亲的太傅温大人,与其夫人对视一眼,心生不妙。

国家盛世,皇帝仁慈宽正,可是君无弱虎,皇帝这一声发问,让温太傅慌了神。

因为,皇帝应当知道这两家有意结亲。

谢家长子谢云朔,弱冠成年,正是娶妻成家立业的年纪。

温太傅膝下长孙女,也即将及笄。

天时、地利、人和,门当户对,武将与文臣结亲,双双家族受益,秦晋之好,互惠互利。

温太傅若将长孙女嫁入谢家,这亲事珠联璧合,谢家满意、温家满意,可皇帝未必满意。

他明知此事,却当众询问,看似是对谢家的亲厚,对谢云朔的看重,实则是在敲打。

可是此前,皇帝待谢家满门向来是爱众、信任,松手放权,谢家也忠心耿耿。

如此融洽的君臣关系,只有两百年前的吕帝与曹将能肩比。

温太傅原先有过犹豫,却因为皇帝仁慈,最终,私心还是想前进一步,发扬宗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