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页)
言心莹还抱了床被衾上车,本欲让傅徽之盘坐在座下,趴伏在被衾上,也能舒服些。可傅徽之说什么都不肯,非要端坐着。
言心莹便又要将被衾塞到傅徽之背后,以防马车颠簸时他的后背撞到车壁。傅徽之竟也不肯。
言心莹忍不了,刚要作色时,傅徽之叹一声,承诺会当心。言心莹倒不好再说什么。
最后傅徽之对张安说可以将孩子给他抱着,张安却推拒了,非要自己抱。傅徽之也不强求。
一行人便踏着曙光向南行去。
到下一个县城时,白潏露依先前所说重新去买了马车,又雇人驾旧车向南去,嘱咐他之后寻个隐蔽之处将马车弃了。
言心莹一行人自然是继续往京城去。
于路休憩时,言心莹煎好药后端着碗,掀帘入车。果见傅徽之睁着眼。
“在想什么?勿思虑太多,养养精神。”言心莹说着便舀了一匙药递到傅徽之嘴边。
“我自己来罢。”一个不留神,傅徽之便抬手托住了药碗。他道:“只是服药,不会疼的。”
傅徽之手都抬起来了,言心莹还能说什么。
看着傅徽之一口气将药喝下。言心莹的脸简直也要皱起来。她早就想说这个人服药都没什么大的反应,至多双眉微微一敛。好似不觉药苦。
言心莹接过空碗放在一旁,又听傅徽之说道:“想起一件旧事。”
“什么旧事?”
傅徽之缓缓道:“曾听叔祖父说,当今圣上还是皇子时,是与姑母两情相悦的。可先帝更宠爱先太子,姑母又是燕国公之女,便将姑母封了太子妃。彼时圣上并不受宠,便将襄阳郡公之女嫁与圣上为王妃。后太子谋反而废,叔祖父便求先帝废姑母为庶民,仍归国公府,先帝允了。
“到今上即位次年,又纳我姑母为贤妃。当时宫中只留了两个成年皇子。秦王与晋王。而秦王是皇后所出,按理说,当为太子。可圣上迟迟不封。后来因晋王生母早逝,便令晋王呼贤妃为母。可当时晋王早已及冠,不须抚养。朝野议论,圣上欲废后,改立贤妃,那晋王便是皇后嫡子,可立为太子。”
言心莹忍不住道:“便是因为这个,襄阳郡公才反了么?”
傅徽之继续说道:“谋反事发后,圣上惊惧。因我傅家与燕国公府走得极近,连带对晋王都有所忌惮。故急立秦王为太子。又令襄阳郡公之子庞世承任太子右卫率。近年又以庞世承有军功,迁左监门卫大将军。看似是圣上对庞家更倚重了,实则是另命腹心为太子右卫率,加强对太子的控制。而叔父近年也屡有军功,去岁圣上亲点其为右羽林军大将军。而羽林军是北衙禁军,圣上实是对叔父,对邱家更器重了。”
“莫非圣上又有废长立幼之意了?”
“庞家岂会不知?”
言心莹明白了傅徽之言中之意,惊道:“他们当真还要反?”
傅徽之不置可否,只道:“圣上忌惮庞家,却不该再令庞世承任左监门卫大将军。”
“为何?”
“若庞家起事,利用监门卫关闭宫门。北衙禁军、南衙十二卫一时难入。但圣上寝宫尚有千牛卫护驾。监门卫那千人,又要分兵各宫门防援兵闯入,只凭他们做不到。太子左右卫必是不能用。这便是庞家非要你嫁的缘由。”
言心莹怒气上涌:“他们想通过我控制阿舅,逼阿舅与他们一道谋反!”
“正是。监门卫控制宫门,放羽林军入隔绝其他援军,千牛卫很难抵挡。况且庞家在城外还藏有死士,可先攻城引十二卫往城门聚集。而他们则在宫中下手。”傅徽之略停了停,又问,“原本庞家定的婚期是几月?”
言心莹深深吐息几回,压下内心的惊惧,道:“便在三月。”又问,“难道他们今年便要……”
“记得我曾与你说过,他们还留着死士是仍未死心。这些年便是因为秦王已做了太子,而庞世承做着太子右卫率,庞家觉得受圣上器重了故而有所收敛。而近年或许圣上在朝对晋王愈发倚重,加上升叔父为羽林军大将军,又将庞世承调离太子府。庞家便知圣上已有意要另立太子,故又生反心。记得年初你我遭逢的刺杀么?连禁兵器弩都私造出来了,怕是今年必反。而你这一出走,他们或许等不得了,必会另行谋画。”
“如何谋画?他们不会去刺杀我阿舅罢?”
“自是先笼络其余大将军。若要刺杀,也会在谋叛当夜。若早些时候刺杀,圣上自可改任他人。若大将军死了不止一个,圣上也会疑心。”
言心莹沉默了很久,忽道:“圣上也是不明是非,你不恨他么?不想看着庞家行事?不论圣上死还是庞家覆灭,对你来说,不都是一件快事么?”
傅徽之闻言望向她。
看着傅徽之不辨情绪的双目,言心莹忽然想起不久前傅徽之才对白潏露说过他要的不是报仇,而是他傅家的公道。庞家败了还好说。若庞家胜了,这公道如何还能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