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1页)
言心莹说这些自不是为了得言心若一句赞赏,而是想知道这王家人如何不尽心照顾言心若。
纵王家人皆是外人,当初自小伺候言心若的侍女金菊是从言家陪言心若嫁过来的,怎么也会如此不尽心?说起来自进王家到此刻她都未曾见过金菊,其中必有隐情。王家连最简单的照顾都做不好,恐怕也未曾请过什么好的医士来医过病。
言心莹默默为言心若整好襟领,不经意间开口:“阿姐,金菊在何处?”
“她在……”言心若还是反应过来了,下意识偏过头,不看言心莹。
言心莹便觉出言心若不欲实言,忙握了她的手,道:“阿姐,不要瞒我,好么?”
言心若沉默许久,方重新转过面来:“我说与你听,你勿告于阿娘。”
言心莹点点头。
言心若缓缓说道:“两年前,王经娶了妾,对她宠爱非常。数月前我病时,那姬妾以她的侍女善顾久病之人,提出与我互换侍女。王经答应了。”
言心莹都不用问,将人照顾成如此模样,那姬妾是存心要害言心若。最重要的是王经是否知道,是否默许呢?
来王家后对王经颇为不满,言心莹不愿再唤王经一声姐夫,只直呼其名字:“王经知道那奴婢待你不好么?”
“他不知道。”言心若轻轻摇头。
“那阿姐为何不与他说?”言心莹立刻问道。
言心若又沉默了。
言心莹忽然难受起来,不说还有什么理由呢?是说了也没用啊。她凝视着言心若,问:“这些年王经待你不好,对么?”
言心若怔了怔,随即轻叹一声。“阿莹,不是你想的那样。我知那姬妾因何为难我。我乃将死之人,与她争什么呢?”
言心莹想说她未病之时,便会与那姬妾争吗?说到底,是她太善良了。但言心莹不忍心如此说,只道:“不知王家都寻了些什么医士,他们的话作不得数的。我去城里求医,这里寻不到,便去京城。京城还有很多名医。再不济去宫里请太医。”
言心若没说什么,她不忍拂人好意。以她眼下的病况能不能撑到言心莹回京求医还是两说。单说请太医一事言心莹想得太过简单了。京城无重大疾疫时,太医都不能为平民治病,何况是出京。纵是京外皇室或高官病了,想请太医医病,也要圣上特旨,太医方能奉旨出京。虽说她爹是京兆尹,外祖父是国公,毕竟自己还是平民。要她爹、她外祖父去请旨,怕是都开不了口。
言心莹握住言心若的手,看着她郑重地说道:“阿姐,你会好起来的。”
言心若细细看着言心莹的眉眼口鼻,想将妹妹如今的模样深深印在心里。最后轻笑着点了点头。
“阿姐,我这便去寻医,等我。”言心莹收手起身,不防又被拽住。
她回顾时,看见了言心若温柔的眼眸。
“阿莹,你有什么心事么?”
言心莹自认未曾表现出来,不知道言心若是怎么看出来的。
言心若又道:“阿莹,阿姐的事没瞒你,你也别瞒我。”
言心若想不出言心莹这个年纪还能有什么烦恼,便试探问道:“你有喜欢的人了?”
见言心莹并未否认,便确定了七八分,言心若小心问道:“他……不喜欢你?”
自小到大,言心若对她的事最上心。言心莹实在不想言心若病中还为她费神。但她也不想欺瞒言心若,便说了一个模糊的,算不上欺瞒的说辞。“我与他身份有别。”
身份有别是真的,不论是出事前,还是出事后。只不过是如今傅徽之成了反贼,他们之间更加难了而已。
“是哪家的郎君?”言心若问。
言心莹思及坐车进城时,城门外已张了榜,想必赵国公谋反的事早在城内风传了。若告诉言心若她喜欢的是赵国公三子,那无异于将烦恼全盘托出了。
但言心若一直卧病,看起来那王经也很少来,否则如言心若所说,王经待她并非不好,怎会任凭她身上生疮。只怕终日只有那姬妾的奴婢在,那奴婢怎会与言心若闲话。或许言心若并不知傅家出事了。
“是傅家郎君。”言心莹决定先试探一番,若有不对,她可以说此傅家非彼傅家。
不知是不是错觉,她看见言心若的双眼忽然亮起来,旋即翻手握上她的手臂。
“是第三子?”
言心莹只能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