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第2页)
“平民勇士要我太医院出人,这天都黑了,此时进山?”傅正德听了旨意之后,难免有些吹胡子瞪眼的。
陈公公宣完口谕后也自在了下来,掸了掸衣袖,慢条斯理道,“别的平民咱家不知”,他凑近半步,压低声音,“只那勇士之中,名叫陈猛的……猎得到熊,自然会赏;猎不到熊,也得全须全尾地回来。咱家这话,可都说透了。”
此话一说,傅正德就算是个傻子也听明白了,更何况他亦已在朝中行走近四十载,历经三朝。朝中变化,往往瞬息难测,全赖天恩。
他当即抱拳深揖:“多谢公公提点,老臣这就去安排得力人手。”
傅正德安排了三个人进山,其中还包括在醉仙阁的苏旎。虽然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苏旎到底还不是太医院的人,可是傅正德一声令下,太医院上下无人敢反驳。
苏旎自是不愿走的,按理来说,她应该是随侍在魏烜身边的,如今若是被一句话调走,待他醒来怕不是会迁怒太医院。
“这些你都不必管,只管今夜就进山。”傅正德亲自到了醉仙阁中,将圣上口谕转达,并一直催促她快些。
“可是王爷还在昏睡中,我不能离他左右。”苏旎语气十分地坚定,心中虽有些纳闷为何一贯老道沉稳的傅太医会仓促做出并不太合时宜的决定。
傅正德坐在殿上的案几前,捋着花白的胡须,眉间微蹙,定定看着房中烛火,陷入了沉思。
苏旎这一连多日来一直跟随傅太医研习古书籍,早已敬重他为恩师,见他沉思,便上前为他斟了茶水。
“老夫为官四十载,不日将归田,今日便……,斗胆给你开张能救王爷命的方子。”
他声音低沉微哑,语速缓慢。苏旎乍一听,略有些吃惊,抬眸去看傅太医,正撞上他的视线。傅正德一世为官谨慎谦逊,能做到太医院的院首的位置,绝不仅仅是医术高明而已,实际上在太医院中,医术高绝于他的,又何止凡几。
太医院一众医侍由他带领着,安然度过不止十年,而是四十年,历经三朝而隆恩不衰。
苏旎愣愣地,忽然意识到傅太医在说什么。她垂眸眨了眨有些酸胀的双眼,便起手替他磨墨。
傅正德一手草书写得游龙一般,“当归、远志、生地、独活、防风”,只写了五味药,他将方子拿起来,墨迹未干,双手递给苏旎,叮嘱了一句,“今夜二更时以穿山甲为引,急服。”①
语毕,站起了身,双手抱拳,一揖到底,“王爷……就拜托你了。”
苏旎惊呆了,慌忙上前托起了傅正德,“老师这是做什么?”
她顿了顿,“老师……何以信我?”
傅正德直起了身,对她温言道:“非是我信你,而是王爷信你。”
他在案上留下了一个玉瓷小瓶,“瓶中乃续命丹,可保人三日体力不衰。”说罢,便回身背起了药箱,步履缓缓,走出了醉仙阁。
苏旎攥紧药方与玉瓶,望着那道渐行渐远的背影。官服右肩处磨得发亮的光泽,是四十年如一日背着药箱留下的痕迹。心中忍不住一阵酸涩,眼前竟是模糊了起来。
“当归,远志,”她喃喃念了出来,“这是在劝王爷要远走天涯。生地,独活,乃是让他隐姓埋名……防风,自然就是嘱托切勿走漏风声。”
苏旎嗓音有些发颤,“穿山甲……这是让走山路,今夜二更。”她蓦然抬了头,转身拎起裙摆就冲入内室之中。
蕙兰正守在塌前,乍见苏旎冲了进来,吓了一跳。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责备道:“多大人了,还像稚儿一般跑跳,成何体统!殿前失仪,若是在宫里,可是要受罚!”
苏旎急急停了脚步,胸口喘息不止,福了福身,乖顺垂下眼眸。
“你且在这里守着,我去摆饭。”说完蕙兰瞪了她一眼,才旋身出去。
“承璋,承璋!”见蕙兰出了房门,苏旎才悄然探去塌上,只见魏烜仍然闭目安然睡着,似乎对外界发生什么浑然不觉。
她将人扶了起来,倒出玉瓷瓶中的药丸,助他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