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第7页)
予安跟着祖父还未走到母亲房前,就听到了剧烈的咳嗽声,予安再也顾不上什么体统,什么规矩,她冲到门口,也不敲门,就“啪”一下打开了门。
她看到了面如纸色的母亲。
她扑上去,跪在母亲的床头边,母亲也半睁着眼看着她,眼神迷离,予安真的觉得母亲可能连睁开眼看她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究竟是为何?我那些天去的时候您还好好的,怎么到今日就成了这副模样?”
“孩子,答应母亲,放弃复仇吧,他是一国的王,你跟他作对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您是因为我才忧思成疾的吗?”
“不,是娘没用,是娘没用……”
予安听着母亲气若游丝的声音和悲痛的神情,痛不欲生,她闭着眼,眼泪却依旧从眼眶中挤出了出来,不听话的肆意横流。
母女俩都哭了,哭得很苦。
半炷香后,予安终于克制住了自己的泪水,“母亲,我答应您,只要您能好好的,我什么都答应您,我求您好好的。”
这时候祖父走过来,他轻轻搭上女儿的脉,他以前自诩是个名医,但凡是能医治的病到他手里就不可能治不好。
可是女儿的脉……这脉搏微弱,已油尽灯枯。
她的病根是从年轻时候落下的,那时候情形紧急,她刚生育完还未来得及休息便被带出了宫,又因母女分离,所以伤了身体。
出宫后他一直在为女儿调养身体,这些年来断断续续,时好时坏,但总的来说病情还算稳定。
古话常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按理说找到了女儿就相当于找到了心药,可是……
玉泉撑着一口气将予安揉进了自己怀里,她的眼泪如同断线的风筝,“好,安安乖,安安最听话了,你喊我一声娘好不好?”
“娘。”
“哎,安安乖。”
自从知道母亲病重以后,予安便搬去了太医令府,她每日衣不解带服侍母亲,事无巨细,事事亲躬,百般体贴。
她企图靠这般侍候来留住母亲,可看着母亲一日日逐渐塌陷的眼眶和面容,她的心也越来越空。
无数次的夜晚,她跪在院中央,看着满天星辰,祈求漫天神魔可以给母亲庇佑,她从前从不信这些东西,当质子的时候,即便被别人欺负的如何狼狈不堪,她也从未想过祈求上苍。
那时的她总觉得即便现下身处困境,却依旧能够绝处逢生,未来还有无尽希望,她一直想着只要能够逃回吴国,靠自己不懈的追寻,日子一定能够好起来。
可现下却并非如此,月娘亲死了,亲娘也病入膏肓,她从未觉得如此无助过,她不明白为何自己的人生会走得如此艰难,为何追寻的一点点亲情却如此难留。
就在前些天,她怕自己的复仇计划会牵连母家,还费尽心思耗干魂力为祖父和母亲求得了免死诏书。
正当她觉得自己已无后顾之忧时,母亲却因自己的一意孤行缠绵病榻,她觉得老天总在跟自己开玩笑,每当她快要抓到一点点幸福时,它却总要下一场大雨彻底掩盖曙光。
她求了十夜后,母亲离开了。
予安瞬间被抽尽了气力,她整个人都颓丧下来,她跪在母亲的坟前,久久不愿离去。
偏偏天上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她感觉到有个人走近她身边,原来是祖父。
“祖父,都是我的错,若我不那么一意孤行,娘也不会走。”
“不怪你,孩子,怪祖父,你母亲年幼之时,我刚当上太医令不久,我心中有宏图大志,总想着女儿若是能到宫中当娘娘,我的仕途也会更加平顺,却不曾想将自己的女儿亲手送入虎口,虎毒尚不食子,他却全然没有半点温情。”
“孩子,若不是祖父利欲熏心,一切也不会到如今这个地步,你自幼长于冷宫,年纪轻轻便去他国做质子,无人庇佑,九死一生,回来后发现养母被乱刀砍死,亲母又不久病逝,是祖父对不住你,没能及时将你们接出来,也没能庇护到你们。”
予安悲痛不止,他在她旁边,轻轻抚上她的背,“祖父这些年来从不曾离去,和你娘一样盼着能够寻到你,等到你,如今一切尘埃落定,予安,你可愿与祖父离开这伤心之地,回老家休养生息?”
“老家?”予安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心中倏然涌出一股暖意。
“对,跟祖父一起回老家吧,咱们老家就在地都郡的秦乡,那里四季如春,风景幽美,祖父小时候总会在村中央的那条小溪中捉小鱼小虾,你母亲小时候很顽皮,有一次为了抓小鱼差点淹死,幸好你祖母及时找到,将她从溪中抱了起来。”
予安看到祖父历经沧桑的回味过去,不知怎的,心中愈发悲伤,“祖父,我们一家人被迫害至此,难道您从未想过报仇吗?”
太医令睁开他浑浊的双眼,“如何复仇?”
“祖父,假如我真的有办法能让那些人付出代价呢?”
“予安,我知晓你心中有许多怨气与恨意,但你可知道,你若想复仇必定会将矛头指向大王,先不说你们的血液一脉相承,假如你真的能够杀了他,可你曾想过后面的事吗?”
“什么后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