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中秋归府父子情长(第1页)
每落一刀,康熙的目光便在宗亲间逡巡。那目光沉沉,既饱含着对皇室血脉绵延的殷切期许,亦藏着对大清山河永固的深邃展望。康熙一边切着月饼,一边低声对身旁的胤禛说道:“老四,你看这满座宗亲,皆是我大清的根基。”“这月饼分下去,分的不仅是吃食,更是我皇室的福泽与厚望。”胤禛恭敬地回应:“皇阿玛所言极是,儿臣定当铭记于心,不负皇阿玛所托。”康熙微微点头,又看向弘历,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弘历,你年幼聪慧,日后也要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为我大清的兴盛竭尽全力。”弘历脆生生地回答:“皇玛法放心,孙儿定会努力,不辱使命。”转瞬间,切开的月饼已由宫人恭敬呈上,分至席间每一位宗亲手中。待月饼分赐完毕后,佟贵妃及以下嫔妃、皇子及近臣纷纷跪地,行三跪九叩礼。佟贵妃率先高呼:“圣躬万福,愿皇上龙体安康,福泽深厚!”众人紧随其后,齐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响彻乾清宫。此时,丹陛大乐奏响《庆隆舞》曲牌,激昂的旋律在宫殿中回荡。乾清宫殿檐下太监齐声应和,那声音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将整个仪式推向高潮。康熙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声音虽因抱恙略显虚弱,却依旧不失威严:“诸位平身,今日中秋,难得阖家相聚,愿我大清国泰民安,诸位皆能顺遂如意。”众人谢恩起身,家宴也渐近尾声。家宴散场,烛影摇红间,康熙在一众宫人、皇子的恭谨簇拥下,缓步返回寝宫。胤禛搀扶着康熙,轻声说道:“皇阿玛,今日庆典一切顺遂,您也劳累了,回宫后还望多多歇息。”康熙微微颔首,说道:“嗯,今日见宗亲齐聚,又有弘历这般聪慧的皇孙,朕心甚慰。”“只是朕这身体……日后这大清的江山,还需你们多多费心。”胤禛赶忙说道:“皇阿玛切勿忧心,您龙体定会早日康复。儿臣等定当尽心尽力,辅佐皇阿玛,守护大清江山。”在这静谧的夜色中,康熙在众人的簇拥下渐行渐远,那沉稳而略显疲惫的身影,仿佛承载着整个大清的兴衰荣辱。送走康熙后,胤禛便携着福晋乌拉那拉氏,带着弘时、弘历,一同往雍王府缓缓行去。月色如水,洒落在一行人身上,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柔和。弘历手中紧握着兔儿爷,那兔儿爷造型憨态可掬,身披彩袍,竖着两只长长的耳朵,恰似在倾听这夜的静谧,在月光下显得愈发可爱。几人登上马车,缓缓前行。车内,胤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脑海里不断盘旋着皇阿玛今日让弘历一同上前分食月饼的场景,以及之后与自己交谈时的种种深意。他深知,康熙向来行事谨慎,每一个举动背后或许都蕴含着对大清未来的深远考量。此番让弘历参与如此重要的环节,难道是对弘历格外青睐,有意培养?又或者,这其中还有着更为复杂的深意?胤禛越想越觉得此事绝非表面这般简单,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乌拉那拉氏见胤禛神色凝重,陷入思索,心中明白他定是在为康熙今日之举揣摩圣意,便也默不作声,生怕扰了他的思绪。她静静地坐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与关切,目光时不时地落在胤禛身上。而弘历则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满心欢喜地摆弄着手中的兔儿爷。他一会儿将兔儿爷举到眼前,对着它喃喃自语,仿佛在诉说着今日在宴会上的新奇见闻;一会儿又把兔儿爷放在腿上,轻轻转动着它的身体,看着它摇头晃脑的模样,忍不住咯咯直笑。那纯真无邪的笑声,在这略显沉闷的车厢内回荡,宛如一缕清风,却未能吹散众人心中各自的思绪。弘时怔怔地望着前方,眼神有些空洞。他的内心此刻并不平静,今日宴会上弘历的风光无限,以及康熙对弘历的赞赏有加,都如同一根根刺,扎在他的心头。他不明白,为何皇爷爷对弘历如此看重,而自己却总是被忽视。难道自己真的不如弘历?想到这里,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脸上闪过一丝不甘与落寞。马车在月色下缓缓行驶,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车内安静极了,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这看似平静的氛围下,实则暗涌流动,每个人的未来似乎都在这个中秋之夜,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过了一会儿,弘历玩累了,抬起头,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胤禛,问道:“阿玛,皇玛法今天为什么让我和您一起分月饼呀?”胤禛回过神来,看着天真无邪的弘历,脸上浮现出一丝温和的笑意,说道:“弘历啊,那是因为皇玛法:()安陵容重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