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第3页)
“珏儿,要敬爱母亲……”
“回话啊,王爷问你话呢。”
萧玦低头:“父亲在世时家中有书,小的时常翻阅。”
秦王表情越发怀疑。
“你上前来,本王考考你。”
秦王问了几个兵法问题,萧玦对答如流,秦王看他的眼神渐渐满意,最后又问:“北廖投降效忠之郡的官员,该如何处置?”
萧玦垂眸:“不计过往,职位不变,朝中派使者前往监督,局势自然安稳。”
“若我朝以大军压境示威,又当如何?”
“一来,已归顺之地不必示威。二来以重兵相迎,恐引疑惧,为患不测。”
秦王有些惊讶:“你不仅懂兵法,还懂谋略?”
萧玦不语。
秦王摆摆手让带他来的千户出去:“你去领赏吧。”
适逢京中晋王与庆王太子之争愈演愈烈,秦王无力去争,却又怕鲲鹏相搏,浪倾蚍蜉,故而求贤若渴,凡是引荐之人得了用,都有赏钱。
这千户带萧玦来也只是碰碰运气,没想到竟真领到了赏钱。
待到屋内只有秦王与萧玦二人。
秦王发问:“你家在何处?”
萧玦想起从前京中的大宅子,花园树下的秋千,他幼时常在那里玩耍。
可他开口回答时却说:“家在颍州近郊,已被流民灭了村。”
秦王又问:“那你父母现在何处?”
萧玦想起在练兵场父亲如何严厉地对待他,而后母亲看见他身上的伤痕时,又心疼的落泪。
过往的经历像是一阵飓风刮过,在他心里留下残害遍地。
若是四年前有人这样问他,他一定会忍不住哭出来。
可而今的萧玦面如平湖。
“死了。”他抬头看着秦王的眼睛,语气坚定:“十五岁那年闹饥荒,都饿死了。”
秦王眼中先是狐疑,而后坦然:“本王不问出处,你只要尽力效忠于本王,日后定比百户千户还威风些。”
萧玦朗声:“草民誓死效忠王爷。”
他走出秦王书房,外面微风和煦阳光正好。
十三岁的音音因为被父亲斥责而流着泪,在她身边安慰的,是史齐。
萧玦定定地看着,他想,自己走了四年才见她一面,现在也只能远远观望着。
可他身边的少年却能那样亲昵的为她拭泪。
自己又要用多久才能走到她身边呢?
音音的姑母自廊下走来,侧身对着丫鬟,口中不停:“史齐那孩子眼见着心眼子多,怎么是音音应付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