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芜蝉(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晨光熹微,雨霁天青。舒月灵巧的手指在宋清徵如墨的发间翻飞,不多时,便绾成一对精致的双蟠髻,珠光在乌发间若隐若现。

宋清徵眼波流转,半弯凤目里似含着盈盈秋水,身上那件新裁的海棠花绣衣衬得她身姿袅娜。她款款步出栖蝉院,芙云与舒月紧随其后,主仆三人向着宴客的正厅行去。

厅内酒意正酣,一道云母屏风将男女宾客悄然隔开。

“表姐……”十二岁的柳如绚怯生生地攥着宋清兰的衣袖,声音细若蚊蚋,“我想去瞧瞧姑母……”

宋清兰漫不经心地啜了口果酿,眼皮也未抬一下:“绚儿莫闹,你姑母病着,改日再去罢。”语气是敷衍的,目光却忍不住飘向屏风另一侧,眉宇间凝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烦闷,像是在寻找着什么。

宋清徵寻了个空位坐下,身形微动间,衣袖不经意轻拂过邻座的柳如绚。只听“哗啦”一声脆响,桌案上的杯盏倾倒,围坐的姑娘们低呼着,纷纷起身避让。

“呀!徵姐姐……”柳如绚抬起小脸,眸中掠过一丝讶异。

宋清徵连忙站起,手中已多了两条缀着栀子银铃的碧色发带,语带歉意,姿态温婉:“对不住,绚妹妹,弄湿了你的袖子。这个给妹妹压惊可好?”

“唰——”

“谁稀罕这劳什子!”一声饱含怒气的低斥骤然响起。宋清兰猛地将柳如绚拽离座位,疾步向外走去。那被扯落的发带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起一串凌乱刺耳的铃音,碎了一地。

余下众人面面相觑,待丫鬟收拾停当重新落座,尴尬的气氛仍无声地凝滞在席间。

宋清徵牵出抹歉然的笑意,向在座颔首致意后,又淡然盯一眼舒月。舒月会意而走。

“宋三姑娘这身海棠绣当真别致,”一只纤纤玉指攀上她的肘弯,翰林大学士之女祝寰的目光灼灼落在她的裙裾上,“这针脚,莫不是出自‘尺素轩’的手笔?”

话音落下,五六道视线也齐刷刷聚焦过来。

“是我大姐姐亲手所绣。”她话音方落,众人脸上皆浮起惊异之色。宋家深居简出的大姑娘,于她们而言,近乎一个缥缈的传闻。

祝寰心直口快:“你竟还有位姐姐?那今日,怎不见她来?”

“大姐姐此刻在后花园待客。不若等宴罢,我为诸位引见?”宋清徵含笑道。

后花园里,宋清芜正倚着栏杆静候玉香。她一身竹青色绣荷花的百褶高腰襦裙,头上只点缀了几朵素雅的绒花,甚是简秀。

信阳侯府的卢世子,饮了不到三杯酒,脚步已显虚浮,被身边的长随搀扶着,摇摇晃晃地闯了进来。

“他是何人,怎地跑到这里来了?”一位穿着鹅黄衣衫的少女小声嘀咕。

卢音抬起半阖的眼皮,原本如玉的面容此刻显出几分轻佻,他眼中似有火苗跳动,手指险些就要碰到宋清芜的肩头。

宋清芜连忙侧身避开,气恼地对一旁的家丁道:“还杵着作甚?快将贵客请下去歇息罢。”家丁立刻应声,引着卢音的长随离去。

柳如绚在客房换好衣裳出来,却寻不见宋清兰踪影。她疑惑地问守门丫鬟:“我表姐呢?”丫鬟摇头不知,只得领她再回正厅。

宋清徵用了七分饱,残席已撤,换上时令鲜果与香茗。席间或谈钗环衣裳,或低语闺中密事。柳如绚张望一圈,神色惶惶地坐下。

“徵姐姐,你可看见我表姐了么?”宋清徵眼帘微垂,只对她轻轻摇了摇头。

午后日光煦暖,众人用罢茶点便各自寻乐。长辈多往二楼听戏,小辈们三三两两在园中游赏,男宾则移步前院。

宋清兰依旧杳无踪迹,柳如绚只得跟在她身侧,小脸上难掩焦灼。正此时,一个婆子近前低声禀道:“三姑娘,老夫人请您过去说话。”

她刚欲举步,衣袖却被紧紧攥住。侧目一看,柳如绚眼神慌乱,带着恳求:“徵姐姐,我…我想去前院……”

这等时候去前院做甚?宋清徵眉头微蹙,眼中疑色顿生。

“姐姐带我去可好?……”那温糯的恳求声令人心软。她看了看传话婆子,只得吩咐:“替我回禀祖母,两刻钟后我便到。”婆子匆匆去了。

柳如绚悄悄拉住她的手,低声解释:“对不住徵姐姐,兰表姐久不归来,此事不便惊动母亲,才想着去寻兄长……”

宋清徵眉头微动,不再多言,领着柳如绚快步走向垂花门。过了此门便是前院。芙云打点好守门婆子,不多时,便见到了柳惟恒。

柳如绚面露雀跃,上前抱住兄长胳膊,踮脚凑近耳语。宋清徵见状欲转身离去,却被柳惟恒出声唤住——

“有劳三姑娘为舍妹引路。若有冲撞,柳某先行赔罪。”

此乃两世以来,头一回与这位“京中谪郎”言语相接。宋清徵回身敛衽,垂眸道:“柳郎君言重。若论谢字,合该小女先谢过郎君日前相救之恩。今日仓促,未及备礼,却有句话相告。”她示意芙云递上一个白瓷小瓶,“此物或可解困乏迷蒙之症。若郎君突感神思昏沉、四肢绵软,服一丸或可稍缓。”

言语蹊跷。柳惟恒眉峰微锁,眼底寒光一闪而逝。虽不解,却还是抬手接过瓷瓶,道了声“告辞”,便携柳如绚匆匆离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