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旧案(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自是回宋家。双亲虽早逝,她终究还是宋家女。若和离事定,二婶母总不至于将她逐出府门。

“你想回宋家,怕是不能了。”他捧盏起身,挪过榻旁圆凳坐下,压低声道:“如今京中太子一党人人自危,那些曾弹劾过我舅舅的人,恐难善终。据姐夫说,今夜,晋王的人马便会入城!”

宋清徵闻言大惊失色,慌忙掩住卢音之口。她环顾窗棂外面,低声急道:“世子噤声!慎防祸从口出!”

卢音被账册压了半边脸,咳呛着将她推开,喘匀气息方抚胸道:“此等话我也只敢与你说。眼下宜静不宜动,只要宋家还是我信阳侯府的姻亲,便不会真出事。”

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宋清徵抿唇不语,眸光在他脸上巡睃,暗忖他何以得知此等机密。

卢音似是看出了她的疑惑,一脸讳莫如深:“你定想不到我昨日撞了何等好运。那陆押司肯行方便,还是托了江遇的福。昨日晌午出门,恰好碰见姐夫。我随他去私宅吃酒,饮罢几巡,他又引荐位贵客,不成想这贵客竟会是江遇。江遇问我可还想救王家,若是想救,他可差人助我去大理寺劫狱。”

他顿了顿,眼神因兴奋而发亮:“后来这厮喝高了,竟又对我掏起心肝,讲了桩极为隐秘的陈年旧案——他说,他之所以投靠晋王,乃是为了替废太子报仇。”

“报仇?”宋清徵愕然打断,荒谬感油然而生,“可废太子……不是死于他手么?”哪有为仇人报仇的?

卢音摇头,一副“你果然不知”的表情:“坊间谣传罢了!你想,废太子当年待他何等苛刻,非打即骂,他若真想杀太子,何必等到在众目睽睽的比武场上动手?那不是找死么?况且,他本是前途无量的东宫属臣,太子被废,对他有何好处?他本该入阁拜相,奈何却作了小人。得幸我与他无仇啊……”

江遇,字及期,乃前兵部尚书江源的嫡长子。出身显贵,极为聪颖,八岁能成文,十岁得天子召试后被赐为同进士出身,十四岁被选为卫王府记室参军。

承明十三年,卫王被立为太子,他擢升礼部员外郎兼太子舍人。

按理说他自此该跟着太子一路青云直上。可不知为什么,太子却莫名跟他较起劲来,不但在人前对他无故责骂殴打,甚至还传令下去,凡是东宫属臣皆可以对他行使问责职权。

太子彼时已满十四,这样的行为自是引起朝堂非议。

即使受到不公的对待,江遇也依旧尽心尽责地做好本职。皇上为堵住大臣的嘴,将他调离东宫,改任从六品翰林侍读,自此后江遇日日奉于紫宸殿,为皇上筵讲经史。

日子就这样安安稳稳过了一年。一次出宫途中,十五岁的太子命左右卫率拦住了正要归家的江遇,将他一路押送到南郊皇家比武场上亲自与之较量。场中勋贵子弟众多,众人都认为江遇乃一介文人,且作为臣子,是必然要输给太子的。

然而较量的结果却令所有人都大跌眼境。江遇一改往日的隐忍,竟一招制敌,他拔刀狠狠刺向了太子,使其伤重不起。

大家都觉得他简直是疯了。就在众人都等着看他为此付出代价时,一道废除太子的圣旨从天而降。

皇上不但下旨废除了太子,并且嘉奖江遇英勇无畏,甚至还赏他黄金百两。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时间朝议沸然,御史们纷纷上书请求皇上以正视听、严惩江遇。

就在这个档口,有关先皇后的一则秘辛也悄然在京中流传。世人皆知先皇后乃二嫁之身,可世人不知的是,先皇后首嫁者竟是前兵部尚书——江源!

这样的传闻实在令皇家蒙羞。于是皇上连夜降旨改任江源远赴西北,并将江遇下了内狱。

江源守在边城未及半载便丧命战场。江老夫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硬生生哭瞎了双眼。

而卧床不起的废太子,亦在隆冬大雪之日阖目长眠。

没有隆重地举行丧礼,听闻只安了上好的棺木,于相国寺停灵七日便葬入先皇后的陵寝。

承明十六年春,皇上赦旨将江遇放了出来,削去他身上翰林侍读之职,改任他入殿前司当一名散直侍卫。

倏忽八年,江遇已从末流侍卫升任到殿前司都点检。这样的职位,只有皇上心中的顶级亲信才能担任。

京都的人私下都传,江遇是沾了先皇后的光,圣上才格外对他垂青的。

然而,像是避忌着什么,江遇自入了殿前司后,五日里起码有三日是旷工早退的。曾经一次秀女大选,他竟不顾声名,在宫中强占一名待选秀女,引得皇上龙颜震怒。

可皇上却未严惩他,只将那名秀女赐给他作侍妾。自此后他开始不断地挑战天颜。可不论他如何狂妄骄恣、或中饱私囊、或邀结党援,甚至诬陷忠良、暗钳谏官,他都圣眷不衰。即便弹劾他的折子堆成了山,皇上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曾有御史碎首进谏,皇上一怒之下竟将其杖毙。

遇见这样一个人,卢音竟还沾沾自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