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机(第1页)
一个穿着灰袄、面相老实的丫鬟,端着碗热气腾腾的银耳莲子羹,脸上堆着十二分的诚恳,迈步走进了秋棠院那间略显阴冷的屋子。
“秀圆姐姐,快趁热喝了吧。”绿衣的声音放得又轻又柔,像在哄着受惊的孩童,将碗递到蜷缩在床头的秀圆眼前,“厨房特意熬的,上好的雪耳和建莲,最是滋补养身……安胎的。”
她刻意压低了最后三个字,带着隐秘的意味,“四郎君虽说还在禁足,心里可一直记挂着你呢。特意吩咐我,要好生照看你和你肚里的……小主子。”
秀圆的目光死死盯着碗里晶莹剔透的羹汤,干涩的喉头滚了滚,却猛地别开脸,声音嘶哑:“不……我不喝!拿开!谁知里面放了什么脏东西!你们……你们都想害死我和我的孩子!”她双手护住微隆的小腹,身体因恐惧而剧烈颤抖。
绿衣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眼底飞快掠过一丝不耐,随即化作更深的委屈,甚至带上了哭腔:“姐姐!这话从何说起啊!四郎君一片真心天地可鉴!他若真要害你,何必等到今日?又何必派我来?”
她说着,似为证明,毫不犹豫地拿起汤匙,舀起一勺滚烫的羹汤,当着秀圆的面快速吹了吹,然后送进自己嘴里咽下。
“你看,你看!”绿衣忍着舌头的灼痛,展示着空空的汤匙,又急切地舀起一勺递到秀圆唇边,“姐姐,我尝了,真真儿的好东西!快喝了吧,再不吃点好的补补,你这身子骨,还有肚里的小主子,如何熬得住啊?”
甜腻的香气直扑秀圆面门。
秀圆看着绿衣无恙,又看看唇边那勺散发致命诱惑的甜羹,腹中的孩子也似不安地动了一下。那一瞬间的软弱疲惫和对“旧情”的渺茫幻想几乎要将她吞噬。也许……真是她多心了?她紧闭的嘴唇颤抖着,似乎就要张开……
就在这紧要关头!
碗盏碎裂的刺耳声响,猛地撕开了秋棠院死水般的沉寂!
盛羹的黑釉碗被秀圆猛地打翻在地!滚烫粘稠的羹汤混着碎瓷四溅,污了绿衣的绣鞋。
“滚——!”秀圆用尽力气发出凄厉嘶吼,声音充满恨意,“拿着你的毒羹滚!告诉柳氏!告诉所有人!我秀圆就是死,也要拉个垫背的!我的孩子若没了,我做鬼也不放过你们——!”
那凄厉的诅咒如同冰锥,狠狠扎进绿衣耳中。她脸上伪善彻底碎裂,只剩惊愕与恼怒。看着床上状若疯癫、双目赤红死死瞪着她的秀圆,绿衣心头升起一股寒意。她强作镇定地丢下一句:“你……你疯了!不识好歹!好自为之!”便带着一身狼狈和满心惊怒,匆匆逃离了屋子。
严婆子已趁机递出信,见绿衣没了踪影,才挪步进屋。她迅速反手掩上门,快步走到床边,半蹲下来,浑浊的老眼警惕地扫视四周,声音压得极低,带着紧迫:“这院子你一刻也住不得了!你怀身的事已闹开,二老爷下了死令,今夜就要将你拖去城外最荒僻的黑石庄……秘密处决!”
“你说什么?”秀圆猛地惊醒,枯瘦的手死死抓住严婆子的衣襟,眼里迸满惊骇与绝望:“我肚里……肚里可怀着宋家子嗣!他们怎么敢?!三姑娘呢?三姑娘可有法子救我?我还不能死!我手里还有柳氏放印子钱、勾结钱庄的铁证!我要告发她!”
求生的本能让她爆发出最后的力量。
“噤声!”严婆子用力扯开脖领上那只冰冷颤抖的手,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俯身贴到秀圆耳边,用气声急速秘语:“想活命,眼下只一个铤而走险的法子……”
……
荣安堂东厢,日光透过高窗,在青砖地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光块。
郭嬷嬷正严厉地点评着宋清兰一个不够标准的蹲身礼。宋清兰委屈地咬着唇,眼圈泛红。
这时,一个穿靛蓝比甲的婆子悄步进来,在郭嬷嬷身侧站定。她是郭嬷嬷从宫中带出的心腹老仆,姓孙,素来沉默寡言如同影子。她微微倾身,嘴唇极快地翕动了几下,声音低得只有近在咫尺的郭嬷嬷能勉强听清。
郭嬷嬷刻板严厉的表情纹丝未动,眼神依旧紧紧盯着宋清兰的动作。然而,她握着戒尺的手指,指节因瞬间用力而微微泛白,随即又缓缓松开。
“心要定,神要凝!”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仿佛刚才那片刻的插曲从未存在过,“五姑娘,再练十遍!若还浮滑,明日便加练一个时辰!”
宋清兰吓得一哆嗦,再不敢分神。宋清芜也赶紧收敛心神。宋清徵则依旧眼观鼻,鼻观心。
窗外的阳光,被一片游移的薄云遮挡,在东厢地砖上投下短暂的阴影。习学仍在继续,规矩一丝不苟。
“郭嬷嬷,舅夫人突然造访,太夫人吩咐今日让姑娘们早些散课,请嬷嬷和三姑娘去正厅说话!”锦穗掀帘而入,面上带着急色。
宋清兰第一个起身,如脱兔般冲到门前,声音带着雀跃:“好锦穗,我表哥可有一同前来?”她心心念念的,唯有那位丰神俊朗的柳家表哥柳惟恒。
宋清芜眉头微蹙,目光状似无意地在垂眸的宋清徵头顶停了停,随即正视前方,声音温婉得体:“既是舅夫人和祖母召见,嬷嬷且安心去便是。我在此陪五妹继续练习,定不负嬷嬷教导。”
宋清徵默不作声,只垂眸迅速而有序地收拾案上书本。见郭嬷嬷目光扫来,略一颔首示意,她便在那几道含义各异的目光注视下,步履平稳地出了东厢。
踏出门槛时,廊下拐角处阴影里,恰有一只沾满泥泞的灰布鞋尖,无声无息地缩了回去,快得如同幻觉。
……
正厅内,暖意融融,檀香袅袅。舅夫人裴氏与宋老夫人同坐上首黄花梨木暖榻,中间隔着一方填漆小炕桌。
“五豆节近在眼前,不知嬷嬷心中,更看好宋家哪位姑娘入选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