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4页)
“晚上去吃。”熊锦州回答。
熊锦平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牵着骡子从后门离开。
看着大哥离开,熊锦州进厨房倒了碗水喝了,问宁归竹道:“早上还有什么事要弄吗?”
宁归竹早趁着刚做饭的间隙,把要晒的东西搬了出去,这会儿听见熊锦州的问话,盛出炒韭菜道:“没有了,你坐下歇歇,今儿吃完早餐时间也还早,晚点去县里吧。”
“行。”
熊锦州也不是很想出门,靠着窗户看宁归竹在灶台间忙碌。
除了肉末粥和炒韭菜之外,宁归竹还煎了一碗韭菜鸡蛋面饼,将饼子和菜放到桌上,宁归竹转身去拿碗筷,盛满的粥碗刚放下,熊锦州端了起来,放在窗边的餐桌上。
夫夫俩坐在一起,就着早晨的清风吃了一顿浓香肆意的早餐。
吃完饭,早晨的事情也忙完了,他们就坐在屋檐下享受着晨风,偶尔挥动竹枝,驱赶早起觅食的鸟儿。
仨小孩蹦蹦跳跳地从后门进了院子,一路欢快地和猫咪狗狗打招呼,连圈栏里的鸡鸭也没有放过,最终来到宁归竹和熊锦州面前,规规矩矩喊道:“师父早上好,小叔早上好!”
“你们也早上好。”宁归竹起身,“先复习昨天学的内容,上次让你们背的那段三字经能背了吗?”
忽然被检查功课,三小只无一例外,都有些紧张。
宁归竹见状就说道:“那我们先复习昨天的内容,然后你们自己记,等到确定能背了再来找我。对了,释义也要一起考的哦。”
“好、好的。”
小孩子们紧张地点着脑袋。
宁归竹走在孩子们身后,快进卧室的时候,扭头看了眼已经起身的熊锦州,眼睛弯了弯小声问道:“准备去县里了?”
熊锦州点头。
“那路上小心。”
“你在家也是,别太累着。”
夫夫俩亲密的告别声压得很低,掩藏在小孩开始的读书声下。
看着熊锦州从堂屋后面的小门出去,宁归竹这才收回视线进入卧室,开始今日的教学课程。
他没有涉猎过幼儿教学,古代又没有拼音和句读,教书都是想到哪教到哪,好在孩子们在课堂上又乖又认真,给了宁归竹足够的适应时间,现在上课已经有了一套固定的流程。
不完美,但足够耐心仔细。
带着孩子们复习完之后,宁归竹走出卧室,在屋檐下守着麦子,听小孩磕磕绊绊的背诵声,还有凑在一起讲小话讨论释义的声音。
一直没有等到人来背诵,宁归竹看着已经升上天空的太阳,想了想起身,去旁边的林子里拖了几根锯好的竹子进来,拿着刀刮下竹子表面粗糙的皮层,准备一会儿剖成篾片编凉席。
终于各自检查完背诵状况,熊金帛作为大哥,带着那张写了背诵内容的纸出来,找宁归竹背诵。
宁归竹手上动作不停,听着小孩背诵完原文,又让他说了一遍释义,然后抽查了几个字,确定没有问题后,就让他回去换人过来。
守着麦子教着课,得先处理好劈出来的竹条篾片,才能开始编竹席。
中午是去前头屋里吃的,依旧是弄的凉面。大夏天的忙完回来,吃上一口凉爽的面条,那种舒爽感不管什么都比不上。
吃饭的时候,宁归竹听家里人商量起地里的事,现在才夏初,麦子收了地也不能空着,家里人琢磨着要不全拿来种豆子,说着说着,他们的视线就落到了宁归竹身上。
宁归竹咽下嘴里的面条,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可以,大豆固氮,种这个的话,明年的麦子会长得更好一些。”
闻言,熊家人还没开口呢,帮工的婶子们惊道:“种豆子还能肥地啊。”
宁归竹点了点头,又补充道:“只是相较而言好点,保证土壤肥力,效果也不会太神奇。”
“哦哦好。”
听她们也说起自家地里头的事情,宁归竹问身边的王春华,“村里以前地里都轮种什么?”
王春华:“也种豆子,不过玉米、红薯种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