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年冬花跑了以后,朱老三家好像还是花钱娶到了媳妇儿,不过没两年就说病死了。父子俩是杀猪卖肉的,改开以后就自己支起了肉摊子,赚的还真不少。

一个媳妇儿没了,就接着娶下一个,那俩大妈说是跟朱老三同村的,十来年里,看着他家娶了不知道几个了,每个都撑不了几年,跳河的跳河,上吊的上吊,也有说是病死和自己跑的。

到后来其实本地都没有人家敢把闺女嫁过去了,就去外地娶媳妇儿,山高皇帝远的,闺女没了娘家人怕是都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像那家姓凌的,就坐着火车带着人上门来闹事了,结果朱老三出了一把血,也就把事儿给摆平了。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朱家父子干惯了的事情。

周围人秉承着都是一个村的,而且娘家人都不管,他们管什么闲事的道理,这么多年来愣是没人去公安那里举报。

或许也是有的,只不过在某种程度上,这难道不是家事吗?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的。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尤其是今年,碰上了严打。

外地媳妇儿又不是就这么一家,说是秋收前的时候,有对夫妻找来,自家的女儿嫁给了朱兴旺,跟他到这边来好几年了,头两年还有信啊电报什么的拍过去,这两年什么消息都没了。

上一次传信还说怀孕了,他们还想着生孩子养孩子比较费精力,可能顾不上传信。他们自己也有孙子要带,就也没时间找过来。

但是两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所以就趁着空一点跑来看看是不是出事了。

当然出事了,他家闺女连个人影都没有,朱老三还说是她自己带着孩子跑了,多问一句都想挥拳头。春天的时候才赔出了一大笔钱,现在又来一个要人讨债的,他怎么可能想搭理。

那怎么能接受,于是老两口就找到了县里的公安局报案。

老实说,这边大家都比较喜欢赚钱,没那么多人有空去干偷鸡摸狗,并且还要被当场抓获或者被举报的流氓罪。

人正愁严打指标呢,一接下这个案子,就非常积极主动的调查开了。

平时不主动举报和公安上门问话是两回事。

朱家周围的人跟倒豆子一样就把这么多年来的信息都捋了一遍,完了还得再和家人邻居讨论一下,有没有漏的,光问话的笔录都记了好几大张纸。

负责这个案子的队长一看,我去,还等什么呢?直接抓人吧!

就算那老两口的女儿真的是自己跑了,朱家父子干的那堆破事,也算不正当男女关系了,足够枪毙好几个来回了。

本来他俩是按流氓罪收监的。

结果支队长闲着也是闲着,又去朱家里面转了一圈,房子不破,但也是旧的。然而,后院地上的土,却看着挺新的,还有些松……

支队长喊了两个小伙子拿了两把铁锹过来开始翻,翻着翻着,事情就大了,他们县里都没法医,还是省里求来的。

法医一边指挥着小徒弟把骨头一根根的摆好,谁和谁的别混着来。一边拍了拍支队长的肩膀,

“下次见面估计就是在省里了,升官酒记得请我喝。”

【第182章第182章受害者家属需要发泄】

说是跑了女人,都被从朱家后院地里挖了出来,甚至有一具骨头比较特殊,老法医亲自上手拼了半天,最后得出结论,是个怀了孕的女人,多出来的那点骨头,是她肚里孩子的。

也正是那老两口的女儿,老两口在公安局里哭天喊地的,要求马上枪毙了那两个人渣。这是当然,这俩畜生死两百个来回都不够解恨的。

那些女人多数都是外地人,由朱兴旺拿了介绍信出去外面,用娶媳妇儿传宗接代的借口找媒婆介绍姑娘,由于家里是屠户,在这个年代一直都是挺吃香的行业。

不管是女孩自己还是家里人,都挺乐意的,给了彩礼就跟买断一样带回来,结婚证都不一定会领。等到了朱家,才会发现,她“嫁”的可不是一个男人。

朱老三和朱兴旺都喜欢喝酒,也喜欢打人。喝多了打人,不高兴了打人,高兴了也想给你来个几巴掌庆祝一下。

外来媳妇儿在这里没有一点背景人脉,想跑不知道往哪里跑。当年也有村里人想帮她们跑过,结果被朱老三发现了,拎着杀猪刀就上门砸了一通。

说自家花钱买来的媳妇儿,要是谁给整跑了,到时候就找谁家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