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沈春花接手了林国庆的三轮车运输工作,也不往食品站送了,她专送饭店。

一斤禽蛋的零售价,无论鸡鸭鹅早就都涨到一块钱以上了,私人饭店大大小小都开了起来,县里市里都有,更别说省城了,用蛋用菜的量与日俱增。

人家在食品站拿货的价格是多少,她就都比食品站低5分钱卖,而且她的蛋和菌子不是刚从窝里捡出来就是刚从蘑菇袋上摘下来的,比食品站那种经过运输放了不知道几天的新鲜多了。

蔬菜的量不多,但客人买蛋的时候顺便买点进去,也很顺手,生意不要太好。

每天早上拉着一车蛋和菜,按着前一天那些饭店定的量一家家送过去。偶尔有多下来的散货,再去观前巷蹲一会儿,保准全部卖完了再回家。

哦,顺嘴提一句,观前巷那块儿现在已经是县里最热闹自由交易小市场之一了,从早到晚叫卖声不断。原先半夜蹲那儿的同行们,都能正大光明的在那里摆摊坐一天了。

老吴的大饼生意特别好,现在也鸟枪换炮的买了辆三轮车,每天早上,先去各个厂、学校门口逛一圈,剩下那点再拿到观前巷坐着。他家老婆子一天到晚在家做饼都来不及,做的还不如他卖的多!

沈春花卖了蛋菜换来的钱刚好可以再买点孩子们和梁生娣前一天点单要吃的东西。一个月下来,刨去养殖场的成本,再分百分之四十给五六七妮,到她手里赚个小二百块,绝对没有问题。

所以林国庆一点都不想进厂,他就心心念念的惦记着生意了,要和沈春花一起把两人的养殖场生意发扬光大,外面不是到处都在摆摊了吗?他们也去啊!说不定以后还能租个档口下来,甚至买个铺子专门卖菜!

鸡蛋鸭蛋鹅蛋、菌子、蔬菜!鲜鱼、黄鳝、河虾、王八、小龙虾!只要你想买,他就给你找来!

然后又被沈春花骂了一顿,就知道把所有鸡蛋都扔在一个篮子里,一点都不懂什么叫做分流,叫做两手抓,黑白通吃……最后给一脚踹进了电镀厂。

没见几十年后最稳定的家庭分配是什么?一个当公务员一个去做生意。该闯闯该稳稳。

沈春花心大,不光想有个人稳,还想搏一搏,搏什么?她不能说,因为这都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会儿早得很,连个影子都没有,说出来怕被人拉去游街。

林国庆有小学文化,算术也行,进了电镀厂以后,先做了半年会计,拿着每个月30块钱的工资,他觉得真不如去卖菜。沈春花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一个月下来,收入是他好几倍。

这也是当初林国庆进厂进的心不甘情不愿的最大原因。叶俊才他爹也就他媳妇儿这个收入水平了吧,他得干到何年何月才能干到厂长的位置?

他这样在厂里待着,跟吃软饭又有什么区别?

男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媳妇儿又不让他出厂,于是他申请了换科室,去了供销科,因为他听说供销科是有奖金的。

不得不说,有些人,或许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子,也或许是电镀厂的生意,就正好卡在他的舒适区。

一个叶俊才,自行车厂的,一个石志强,钢铁厂的。

两人或直接,或间接的,都能帮他介绍一些生意,为林国庆的年底奖金贡献了好大一份力。

【第124章第124章只要睁着眼就开始骂蠢货,】

林国庆和叶俊才之间一开始的交集也就去省城那段路,还有帮忙买了个车。

买完三轮,他俩其实就没啥可联系的了,但他没用完就把人甩脑后头了,逢年过节,都会去自行车厂给人送点家里的土特产。

年糕也好,菜籽油也好,还有他家最多的禽蛋,有时候还有梁生娣晒的笋干,甚至有一次还拿了只鸡去。

叶俊才一开始肯定都是往外推的,觉得他怎么能好意思拿林国庆的东西,但林国庆觉得他能啊。都是兄弟,走个亲戚串个门子不是很正常吗?除非你不当我是兄弟了。

后来可能是叶俊才拎着东西回家,家里人给出了主意,礼尚往来,也会送一些城里的特产给林国庆。

城里人有钱没错,但这年头物资都紧缺,城里人有钱有票走进供销社也可能会面对空架子,什么都买不到。

而他们农村人,拿着一堆土特产,最缺的就是票子。

所以两家你投桃我报李的,关系就这么稳定了下来。

至于老石那边,老石当初还是有抑郁过的,毕竟每天回到家,一开门,里面空荡荡的,一点人气都没有。他吃饭睡觉都觉得自己像是行尸走肉。

第一年林国庆喊他上门一起过年,他嘴里答应着,到最后却没来,林国庆直接骑着三轮车,带着一家老小去城里找他玩了。

钢铁厂家属院一进去,说是找老石,所有人都很热情的给指路,

“就那那那……诶,你们是石志强的……哦,朋友啊?朋友好!朋友好!快去吧!这孩子大过年的一天天的都不知道出门,快憋死了!你们是朋友就多拉他出去逛逛,开解开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