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9 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顾矜装作没看见消息,伸手拉过白芷在身边坐下,转头调侃道:"瞧瞧你那馋猫样,粽子还没开始包呢,就想着要吃个精光。小心吃胖了,陛下可就不喜欢了。"

"哼!"陶乐乐撅起小嘴,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我才不管他喜不喜欢!粽子这么美味,长胖也值得!"

白芷看着她们打趣的模样,刚刚泛起的酸涩也烟消云散,掩唇轻笑:"你们两个,当真有趣。"

***

养心殿内,气氛肃穆凝重。

萧临川缓缓放下手中朱批过半的奏折,凤眸微凝,面无表情地望向殿下群臣。

殿中侍立的太监恭敬地将一沓厚厚的"请立皇后"奏章呈上。

天子轻轻一挥袖,那些奏章便如秋叶般散落在御案之侧。

"立后一事,诸卿已请奏多时。"萧临川声音平静而不失威严,"莫非以为朕不知为君之道,需你等来教?"

殿中群臣皆俯首垂目,噤若寒蝉。

许久,太傅宋文斌方才出班行礼,声音沉稳:"臣不敢。只是国有四民,家有夫妇。陛下为万民表率,后位久虚,实非社稷之福。古者天子建后,所以助祭宗庙,教化内宫。此非臣等僭越,实为祖制所定。"

萧临川眸光微沉,面上不动声色:"社稷之福,端赖朕躬勤政事,非立一女子便可安天下。诸卿若无他事奏报,便退朝吧。"

吏部尚书赵明德击额叩首,斗胆进言:"陛下圣明。臣不敢妄议立后人选,然国本为重,祖宗庙堂未有主持祭祀之人,宫闱内务亦需贤良妇德之人统领。此乃祖宗家法,历代不废。"

萧临川目光微寒:"既言祖制,卿家不妨直言,何人堪为国母?"

殿中一片寂静,赵明德俯首叩拜:"臣惶恐,以为贤妃颇有资历,聪慧贤德,抚育公主有方,可称母仪天下。"

兵部尚书陈廷玉适时出班,肃容拱手:"臣有异议。国有储君方安,后位选立当思皇嗣延续。贤妃忠贤,但恐难再育。庆宁公主门第清高,容德俱佳,又与陛下自幼相识,臣以为更为合适。"

贤妃宋熙华乃是太傅宋文斌的独女,早年随侍萧临川,曾腹部中箭,失了生育之能。

如今虽是后宫位分最高之人,但到底多年无嗣。

宋文斌听得此言,面上已是不悦。

"陈大人之言有失考量。"礼部尚书王明循规拜道,"后妃之礼,重德不重宠。贤妃德行昭著,国母人选,当以仁德为先。"

"王大人所言极是。"工部尚书李崇义随即附和。

"臣以为庆宁公主。。。"户部侍郎徐怀德刚欲言,却被兵部侍郎打断。

两派人马各执一词,无人喧哗失礼,只是言辞间已见火药味。

萧临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静观群臣辩论。

须臾,他轻轻抬手,群臣立刻噤声。

"诸卿所言,朕已尽知。立后大事,关乎社稷。"天子声音低沉而威严,"尔等可各呈密折,详陈利弊。朕自有决断。"

群臣闻言,皆叩首谢恩:"臣等遵旨!"

待群臣退去,空旷的大殿内只余龙案上的烛火摇曳。

萧临川凝视御案上的朝服图,指尖轻叩龙椅,眼中闪过一丝无人能解的深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