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真想小林大人死(第2页)
她发现阿史然是个越挫越勇的性子,棋盘上林妍杀的越狠,阿史然就越有棋逢对手的兴奋,于是也不让他了,来来往往,很是过瘾。
林妍与阿史然的棋局有彩头。林妍这一副关了门去随便王子们打生打死的态度,阿史然问她下一步什么时候出手,林妍就说不如一天一局,什么时候阿史然能赢她,她就什么时候出手。
今日是第四局,林妍又赢了。
两个人收着棋子,阿史然道,“今天又死了两个王子。”
林妍点头说正常,“王位更迭嘛,哪儿有不死人的。”
阿史然问她,“你就不怕他们里面,当真杀出来个蛊王?”阿史然觉得那天林妍养蛊斗鸡的说法儿有趣,也学她说话。
林妍说不怕,看着阿史然笑,“这不是有将军嘛。您还有心情在这儿与我下棋,事儿就不大。”
阿史然笑了下,叫人搬了架琴来,说,“送你的。看你天天在帐里呆的无聊,解闷吧。”
怎么说呢,这些时日相处的多了,林妍常觉得这阿史然,风雅起来可真不像个犬狄人。隔三差五地给她帐子里添东西,添的越来越像她在江南的闺房布置了。
琴不错,是把好琴,林妍道谢,去叫女奴擦琴。
犬狄女奴飞快的去办了。林妍觉得应当是那日之后阿史然对她这些陪嫁来的犬狄奴隶部曲们说了或者做了什么,明显感觉得到,这些人在她面前不懒散了。其实林妍觉得,这些小奴隶们懒懒散散地磨洋工也没什么不好,生活嘛,又不是行军打仗令行禁止,磨磨嘴皮子催催吵吵的也有意思。
阿史然明示林妍,“不去弹一曲试试音?”
“现在?”林妍一副有些无语的神情,说,“将军,就看琴上的积灰,就知道这琴必定放了有些年了。音调定然是不准的,要调音,大概还要换丝弦,很麻烦的。将军可带了新的丝弦来?”
阿史然不知道这些,也没带丝弦,神色有些遗憾,“这么麻烦?”
林妍点头。
阿史然说,“这是祖母陪嫁的琴。”
林妍一讶,来了兴致,叫阿史然帮她把琴翻过来。阿史然不明所以,林妍说,“宁姑娘有一把英太子相赠的名琴,被摔过,琴身下有磕痕,我看看是不是那一架。”
翻过来一看,果然有。
阿史然觉得匪夷所思,“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林妍甚至给他一种,与祖母是挚交故友的感觉。可怎么可能呢?
林妍没有解释。
她过目不忘的记性是随了她姥姥,章华台变之后,文肃公主写过很多东西。凭着过目不忘的记忆,文肃公主默下了《访幽集》的全篇与全部批注,于是连楚宁姑娘自己也不知道,战乱里散佚的她的心血,竟以这种方式,通过薛露的记忆保存了下来,又通过林妍的记忆,回到了她的传人阿史然这里。
薛露默下的不止是访幽集,还有那一整个时代的记忆,薛大姑娘、英太子、桓世子、丰义公主、秦王、秦王妃、秦王世子、秦王二王子、两位郡主、楚宜姑娘、小安公子……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那一个英杰辈出的时代,那一场盛世,都被薛露用温柔的笔触记录了下来,封存在了清平山的箱子里。她姥姥那好大一箱子的的文稿,叫卫老太师整了好多好多年也没整完的手稿,真是越翻越有。
姥姥的初衷,大约只是不想遗忘。作为章华台变后所剩无几的幸存者之一,文肃公主想把他们一个个鲜活的平生都记录下来,不要寂灭在历史的尘埃里。却没有想到,辗转传到了林妍这里,竟成了挽救这个民族的北伐大业一线生机。
林妍有时候会想楚宁姑娘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毕竟祖母笔触下那个世家闺秀典范的“宁姐姐”,与犬狄王太后杀伐果决的形象差的太多太大。林妍也不知楚宁姑娘的晚年为何会培养出阿史然这样一个人物,不知她究竟是要毁灭了大雍,还是想给宁希,留下一线生机?
好在,这一线生机,林妍赌对了。
林妍坐在了琴前,拨弄了几下琴弦,果然发出了难听的、走调的声音。
林妍抬头看阿史然,阿史然明白了,太多年没有弹过的琴,当真是需要重新调校的。
他遗憾,林妍却说,“需要将军稍等片刻。”
说着林妍一根根拨弦、调音,认真的模样,很是秀丽温婉。
阿史然想和她说话,一开口就被林妍打断,“我在调音,有杂声,我就听不准了。”
温柔又严肃。
阿史然抬手比了个“请”,安安静静地就看林妍试音调弦。
林妍调音的时间有些长,毕竟她也不是很熟练,又没有定音的律管,全靠耳力。
半晌调好了音,林妍问阿史然,“将军想听什么?”
阿史然说:“《破阵曲》。”
林妍犹豫了下。
阿史然问,“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