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姑娘没人伺候她能给自己饿死(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妍的本意就是要推教化之策,要从孩子们抓起。

犬狄人孩子多,家家户户都得有四五六七个孩子,连名字都写不出来,的确没什么开脱的理由了,何况林妍连时间都没有界定,是给了他们现学的余地了。

阿史然想了一下,点头说,“可。”

“祖母曾给我起过一个宁希人的名字。”阿史然与林妍说起名字,想起来了这么一码事。

林妍好奇地问,“什么呀?”

“楚归。”阿史然道,“祖母很想回家,但是她后来,没有家了。”

因此,无处可归。

给小阿史然起了这么个名字,楚归。

“也不尽然吧,”林妍想了想道,“我觉得,宁姑娘的用心,也有大道归元,狄汉归一的意思。”

殊途同归,天地玄同。

林妍觉得,这才是他们那一代章华台人的思想与抱负。楚宁想回的不是帝都,而是那个风华正茂的章华台宴。

林妍的脑子转起来就收不住,又与阿史然说起奴隶来。叛逃的勋贵们丢下了许多奴隶和部曲,按道理,这些人都要被重新发卖,总归生来是奴隶,这辈子都是奴隶。

林妍摸着肚子叹气说,“我自己就是贱籍出身的,实在是不忍。为着这个没福分的孩子,将军不如大赦天下可好?既然他们的主人都跑了,就还他们自由,做平民吧。”

“大赦天下”这个词对犬狄来说很陌生,奴隶是私产,犬狄王也没有权力对别人的财产如何。

但林妍说到了孩子,阿史然不想她难过低落,想想也答应了,“好,我以你的名义颁旨,赦免了这些奴隶部曲,给他们田地牛羊谋生。”

林妍浅笑,说,“多谢将军。”

“与我见外了。”阿史然笑道,把剥好的红枣肉给她,“你多吃点。”又去给她夹核桃,再一点点剥皮——得小心,剥的太碎了姑奶奶她也不吃。有时候阿史然觉得林妍在故意折磨他,犬狄的奴隶都不必把活做的如此精细。但他不剥,女奴们剥的不好,林妍就不吃,就挑三拣四。为了伺候小姑奶奶这张嘴,阿史然认命。又在心里感叹南人真娇贵。

车黎部的旧贵族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不到一成,还有几个没来得及自相残杀死完的王子们。那些王子们也是,没死的大半都跑到了姻亲的部族,剩下几个跑得慢的,赶上了林妍态度转变,开始了怀柔之策,也是赶上了好日子了。

剩下的勋贵不过一成,林妍给他们封了虚衔,作为她安抚犬狄旧势力的吉祥物。另又颁旨,狄汉同堂同学。林妍鼓励犬狄平民的孩子也去读书,并将以前犬狄七岁以上男孩都要入军营服役二十年的规矩改了,改成每家七岁以上的男孩,一个服役,另一个就入学,十岁童试,考过的就留父母身边继续读书,考不过的再入军营服役。

读书,就能走科举。考不上的、不走仕途的去做耕读传家的农户、有手艺又识字的工匠、或是会写会算的商人,都可。

“将军,”林妍说,“士农工商,各有其职,才是民生安乐、百业兴旺之象,才可长治。”

林妍又要动车黎全民皆兵的传统了,阿史然一时不是很能接受。

原本她想的是所有孩子七岁都要入学,十岁再分出去一部分服役,阿史然想了一下,说她步子不要迈的太大,何况这次营啸死了那么多兵,要补充兵源,不能青黄不接。林妍说将军考虑的是,于是议定,就按单双来分。

拟定来年春春闱,并要选一批先生出来办学。

阿史然说可以先试试,他支持林妍。不支持的就是林妍的小月子才坐了六七天就又要忙这忙那的,又要换上朝服去人前走一走。阿史然要她再好生休养些时日,林妍叹气,温柔说,“动乱一场,我这么些时日不露面,已经很不合适了。将军在前面,支应的很辛苦吧?”

有林妍这句话,这个含情脉脉的眼神,阿史然就觉得不辛苦,都值得。

清扫了犬狄勋贵,搭起来五百汉官的班底,有阿史然重兵支持,林妍开始了她对车黎部恩威并施、自上而下的文化与民生的改革。

这一次林妍是好好改的,不是奔着惹乱子挑事的,就细致平稳很多。尤其已车黎部的平民、奴隶与宁希人,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

阿史然就说,林妍先前就是在挑事,故意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