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史然讨厌被人威胁更讨厌被人挑衅(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是来自前未婚夫点前前未婚夫的发言。

金辉在心底翻了个白眼,说,“禀陛下,微臣认为,静观其变。”别的他不了解,但金辉知道,林妍做事最讨厌别人碍手碍脚帮倒忙,连海齐的楚奕都没有什么动作,那就证明她有她自己的节奏。现在她的节奏已经放飞的没了边,不是常人能理解的疯狂了,胡乱插手,那个小姑奶奶会发飙。

轩明嫌他答得太简略,追问道,“为何有此言?”

金辉现在也是机要重臣了,看轩明一眼,满脸写着“这还用说?你不知道?”的意思,口中却冠冕堂皇地说了一堆去岁发了洪灾、今年又是大旱、要爱惜民力不可轻易动兵云云。说完了看轩明还看他,要他继续说下去的意思,那金辉就不给他留面子了,最后总结道,“据报海齐的楚帝也在休养生息,没有发兵的意思,微臣觉得,海齐如何,江南也如何,就是。”

——意思是,别嚷嚷什么北伐,皇帝不急,太监急。

楚帝不急,真轮不到他们急。

叫知道他们几人纠葛的朝臣、尤其是曾经的小林党,心里憋笑的很是辛苦。

轩明眼风扫了一眼,满朝文武顿时正色。

朝上说话有分量的人,都是经历过前两年焰火乱京的,都知道入幕之宾与红颜知己的故事。话说到这份儿上,就没有什么人跳出来说“北伐的大好时机”了,一个个带头都说,“金大人说的是”、“臣附议”。

于是轩明说:“那就这么定了,北伐之事,众卿休提。”

而江北海齐楚奕的朝廷,也是,就,不知道说什么好。

传过来的不止是消息,还有一群三五岁的小孩子。一群小奶娃娃,哭了一路找奶妈,把栾义和一群五大三粗的刺客搞得头大。

楚奕听了栾义的回禀,就对管户部的官员说,“应当有不少没了孩子的老夫妻,把这些孩子送给他们抚养,每月官府送一吊钱去。”

对于林妍宣布自己“怀孕”这件事,楚奕与玄同会旧部都表示存疑,一面觉得不至于,但一面又觉得,在车黎那种危险的地方,倒也不奇怪。纷纷去与栾义打听,栾义也不知道,说,“林帅不曾与我说。只是见她饮食清淡,听说她现在闻见荤腥就会吐得厉害。”

是实话,没毛病。

以前林妍的情形楚奕还能问问夏莹,陈景还能问问葛白,可现在,林妍人在车黎,身边只有冰卫。云澜只听少主令,压根不搭理楚奕。

听得众人面面相觑,各个心道完犊子。

摆明了他们陛下这些时日的心情不会好。

满朝文武官僚都很乖觉,自己给自己找事做,十分主动地去民间访查民情、去基层视察政务,把日常安排的满满的,把事情做的妥妥的,主打一个不在陛下眼前晃悠,问也都是实务政绩。

连水利的堤坝上的夯土都得多打几墩子。

这种满朝文武齐心协力憋着口气加油干的势头,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直接造就了后来康文帝与元武帝一朝官员们务实肯干的理政作风,影响甚是深远。

就说,一个疯子,能带动一群牛马。

冯相又开始摇头叹息“孽缘”了。

——都是债啊,都是债!还吧,他们少爷这辈子是还不完了。

干活去干活去。陛下现在看不得没有耕田的百姓和撂荒的田地,被巡查到了,上到户部下到知州县令,都吃不了兜着走。

再说回车黎国的王都。

阿史然在王都之中整整清洗了半个多月,才算把“反叛”的犬狄贵族们收拾的服帖了。

自然,死伤也不少。

当夜十八家反出的贵族最终破城逃出去了八家,都去投奔了母族或者姻亲。另外十家要么被灭在了城中,要么被阿史然追剿的铁骑斩杀在了半路。

王都中还在搜查反叛的贵族余孽。

犬狄人有复仇的传统,因而斩草除根也是犬狄人的传统,惯例,高于车轮的孩子都要被杀掉。

把阿史然忙得脚不沾地。

每天只能吃饭时过来看看林妍,和她说说进度,问问她身体如何了。

林妍闻不得荤腥,阿史然也只能陪她一起吃素。

但阿史然还得来,骂林妍妖女的人太多,想叫林妍死的人太多,每天都能抓到许多波闯宫或者暗杀林妍的,连他铁律的军中也有人蠢蠢欲动,于是阿史然只能一日三餐都亲自检查,与她一道用膳吃草,回府了再加一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