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辈的城堡(第2页)
何因抬眼,带着疑惑望向他。
阿方索耸耸肩,伸出手比划了个“一”字:“回溯中的十天,相当于现实世界的一天。你等于是把别人十天干的事,全部塞进了一天里,你说能不累吗?除此之外,因为你们改变了历史,但受到回溯器的影响,你会同时记得改变前和改变后两个版本的时间线。”
“我们……改变了历史?”何因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哎!你往后点啊,挡着我看后视镜了。阿方索冲何因摆了摆手,接着说:“当然了啊,要不怎么说你是能人,你不但能主动进行回溯,还真让城堡建成了!”
“城堡……”何因喃喃地重复。她记得自己曾绞尽脑汁,想要在那片荒芜的山顶上建成城堡,可她又清晰的记得,那城堡似乎一直就在那里,从未缺席过。
阿方索正专注地看着环岛上的指示牌,并未察觉何因的情绪,忽然,他想起了什么,说:“哎,这些你先不用想,回去好好睡一觉,老大说让你下周去报道。到时候给你搞个培训,流程一过,你就都明白了。”
“报道?”何因疑惑地问。
“你这能人的事迹,早就在局里传遍了,不要你能行吗?恭喜啊,你现在已经是管理局的一员了,露西估计要……”阿方索似乎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尴尬的嘿嘿一笑。
可何因并未在意阿方索的话,她此时觉得又困又乏,意识却像通了电的电线,噼里啪啦地乱跳。她没有再接话,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地听着阿方索的絮叨。
阿方索的那辆蓝色大众缓缓驶入凯尔斯市区。透过车窗,何因望向了远处的山顶。
夜色中,那里耸立着一座厚重的城堡。城墙的轮廓沿着峭壁蜿蜒而上,将天地分出一条鲜明的界限。城堡的阴影盘踞其间,塔尖高耸,直指天际。沿路的行人来来往往,目光并未在它身上多作停留,仿佛它一直都立于这世界中,从未缺席。
何因此刻正站在那城堡前。阳光照在斑驳的石墙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她记得,上学时自己曾来这里参观过,那时的她和其它游客一样,直奔可以俯瞰整个凯尔斯的最高处,拍照留念。可是昨天,在阿方索的车上,她看到城堡时,却又如此的陌生。明明是同一座建筑,如今却仿佛完全变了模样。她始终想不明白,在自己本以为会失败的任务中,为何麦肯锡仍会修建城堡?于是,她回到了这里,试图寻找历史给出的答案。
何因向工作人员出示了尚未过期的学生证,随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了城堡中。
入口处是一段狭长的甬道,两边的展板无声地讲述着城堡的历史。但大多数游客与之前的何因一样,并未在意这大段的冗长叙述,而是直奔山顶。
何以停在展板前,在人潮的裹挟中找到了一个落脚点站定,抬头望向展板:
凯尔斯城堡|历史简介:
凯尔斯城堡始建于十三世纪末,由时任凯尔斯领主的麦肯锡主持修建,以抵御来自南部湾地区的军事压力。城堡初期结构以指挥所(现主塔楼所在区域)为核心,四周辅以炮塔、兵舍及观测台,形成多重防御体系,后逐步扩展为城市军事与行政双功能的核心区域。
据史料记载,来自沃克堡的亚瑟·帕特斯子爵在城堡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亚瑟·帕特斯?”何因心跳加速,“那是威廉的哥哥!”她的视线快速往下扫去。
——亚瑟·帕特早年被囚于凯尔斯,后携带重要情报逃脱,投奔达勒姆主教麾下。他曾协助南部湾联军多次发动对凯尔斯的进攻。为应对此局势,麦肯锡在建造难度极高的山顶区域修筑炮塔,利用地理优势,成功逼退进犯的联军。
何因一行行看着,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原来在历史中,是亚瑟将那情报传递了出去,可威廉呢,一个鲜活真实的人,在历史中只能算是一个无名小卒吗?何因迫切地想在这冗长的介绍中找到威廉的名字,她焦急地继续读下去:
——这一举措虽在短期内保住了城池,但由于该防御体系的复杂性与高昂造价,工程曾一度引发争议,为日后安德鲁巷的惨案埋下导火索。
注释|安德鲁巷惨案:
安德鲁巷为凯尔斯旧城区的鱼市,在某夜被纵火焚毁。该巷为旧城区的传统民居结构,建筑密集、通道狭窄,导致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多项史料与考古线索指向时任领主麦肯锡为涉嫌纵火人员,史学界对其行事动机尚存争议。
“可你们偏要选择,死在刀山火海之下。”麦肯锡的话猛然回响在何因的脑中。她意识到,麦肯锡所谓的“火海”,或许正是安德鲁巷大火。想到此,何因心中一惊,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不知踩到了谁的脚。
“喂!”那人抱怨道。
何因急忙转身道歉,却在看清那人模样时,不由自主地叫出声:“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