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页)
黄氏见他点头,笑容可亲:“你瞧着如何?”
裴越沉默片刻,点点头:“尚可。”
虽只得了个尚可,可黄氏却笑的更开心,要知道,京城最好的酒家澄楼里的招牌菜,到她家这寡言的侄儿嘴中,都只能混个尚可,便能知道他的‘尚可’有多难得,娶妻总要娶个合眼缘,自己喜欢的才好!
她道:“尚可便好,尚可便好!”说罢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
待房门掩上,裴越拿起青瓷勺子,搅了搅碗里白胖的汤圆,舀起一个放进口中,甜腻腻的芝麻香气,想起十几年前,爹娘还在时的元宵节。
记忆中的爹爹和阿娘十分恩爱,每当元宵节时,都会一齐动手包一锅象征圆满的汤圆煮来吃。
阿娘是商贾之女,因为这层身份,祖父当年不肯答应这桩婚事,于是爹爹放弃回京,留在梧州成亲生子,只为陪娘。
有爹娘这个例子,他自然也希望有桩称心如意的感情,本想着先应下伯父,再慢慢周旋,可看到今日如此‘有趣’的楚二姑娘,似乎、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他伸出食指,轻轻敲了敲瓷碗。
-
过了元宵,春节的热闹劲儿便消散了大半。
元宵节后没几天,楚家就接到陆家来信,说不日便将抵京。
等真到了姑姑、姑父真来接陆嘉安这天,哪怕早有准备,楚钰芙心情还是不免低落,陆嘉安虽然也眼圈红通通,但到底没哭。
大门处,几个大人在一处聊天,陆嘉安同楚钰芙手拉手依依惜别:“有什么难过的,又不是见不着了,都在京里,近着呢。”
楚钰芙道:“说得也是,过几日的诗会你来吗?爹爹一定会邀赵世子。”
几日后楚家要举办一次以‘春’为题的诗会,目的就是为了让她同裴越见一面,若无意外,诗会后便要互换草帖,过明路了。
陆嘉安红着脸,小声道:“说什么呢,就算他不来,为了你我也要来的,我还想见见我未来的妹夫呢。”
楚钰芙眨眨眼,好奇道:“你和世子那边,如何?”
陆嘉安见四下无人,附在她耳边,悄悄道:“他说他爹娘不反对,待我爹述职,就来提亲。”
“这么快。”楚钰芙心里一惊。要知道就算没有嫡姐使坏,侯夫人那一关也不好过,赵世子自己虽不在意门第,可他娘却在意,书中可是经历不少波折,两人才成功在一起,这次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侯夫人竟不反对?
不过这是好事,惊讶过后,楚钰芙握着她的手,眼睛弯成月牙,真心恭贺:“那就祝你们早日修成正果了!”
惜别的话说了小半个时辰,陆家人终于还是走了。
【作者有话说】
夭寿了,我突然发现,裴鸣应该管裴越叫堂哥,而不是表哥,原谅我这个没什么兄弟姐妹的人……晚些时候一并把前面修了。[鸽子]
第33章
楚父和吴氏有事先一步回房,楚钰芙和楚锦荷一左一右,扶着祖母慢慢往回走,路过小花园时几人放慢了步伐。
魏祖母偏头,对楚钰芙缓缓道。
“裴越那孩子,我曾见过一面,长相周正,为人也正派,像是柄未出鞘的剑,冷是冷些,但断不是李悯那种无礼之辈。虽现在还只是个小武将,可他还年轻,大把的前程等着他去挣,你莫要着急。”
“他家里人口简单,父母早先便去了,只有一个伯父一个伯母,你嫁过去便是当家主母,能免了被婆母立规矩磋磨,也算是个好去处。”
像柄未出鞘的剑?
楚钰芙在心里勾勒出一个不苟言笑,身穿铠甲手拿长剑的冷肃男人,口中应道:“祖母说的是。”
接着魏祖母又拍拍她的手:“至于嫁妆,你不用操心,你爹爹那份少不了,到时候祖母再给你备上一份,断不会叫你空着嫁妆袋子去撑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