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第1页)
第25章
车队辰时出的城门,行了大半日,如今刚过了石河村,下一站就是弯头村。
纪吟不知道段伏归醒没醒,但她坚信,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段伏归发现自己逃跑后一定会派人来抓她,她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她这一路行事虽还算谨慎,但段伏归手握整个朝廷的力量,只要用心盘查,总能察到蛛丝马迹,再顺藤摸瓜,那她……
“停车!”纪吟心头一跳,忙叫人停了车,“沈行头,不好意思,我在这里下车就行。”
沈行头疑惑:“不是说好了送你到弯头村?”
“我忽想起我有件重要的东西落在家里忘带了,必须回去拿。”
沈行头眉头一皱,先前那么着急出城,连黄藉都没带,宁愿多花几倍的钱来搭他们的车,现在却又要回去,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东西?还是说这人有什么问题……
见他起疑,纪吟心道不好,灵光一转,故意朝陶儿看了几眼,身体挨了过去。
出宫后陶儿就没安全感,一路上更是紧紧贴着纪吟,她现在是男子装扮,乍一看仿佛郎君和丫鬟,可姿态却过于亲密了,而且出门办事儿哪儿有带丫鬟的,沈行头想。又见纪吟神情忸怩,不由怀疑起他们乃是一对出逃的野鸳鸯,所以才遮遮掩掩。
这样就能解释得通了。
纪吟看到沈行头表情变化,知他脑补了剧情,心中微松。
“我们原本约定好送你们到弯头村,可要主动下车的也是你,这车资……”沈行头拖长语气。
纪吟忙道:“车资已付,自然归你们。”
沈行头满意了。
两人顺利下车,直到这支运粮队伍彻底消失在拐弯处的树林中,纪吟才开始动身,然而她却反朝来时的路走去。
陶儿不解,“女郎,我们不该逃得越远越好吗,怎么还往回走?”
纪吟道:“我们是逃得越远越好,但时间太短了,跑得再快又能跑到哪儿去,等段伏归顺着线索找过来,我们跑不过他的马。既然这样,还不如故意扰乱线索,多布几个疑点分散他的注意力,要是运气好哪处线索断了,我们才能真正逃出生天。还有,我现在扮作了男子,你要唤我郎君。”
一般人大概会顺着路往外逃,她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陶儿一脸佩服。
走了大约两刻钟,两人回到石河村,纪吟问了个村民说是寻亲,只是记不得具体位置了,问这附近可还有别的村子,对方告诉她往南有个白树村,纪吟道了谢,带着陶儿继续上路,终于在傍晚抵达白树村,她却没立即进村,而是躲在村子外的树丛里,默默观察周围的情况。
古代交通不发达,在大城镇中还好,人多口杂,可这种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是认识的,她们两个生面孔贸然进去必然惹眼。
此时天色渐晚,天际处已有几分蓝紫,远处山影灰暗,几片淡云悠悠飘荡在空中,大部分农人都归家了。
纪吟看到有个妇人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手里还拿着农具,思索两秒,最终跟了上去。
天色晚了,她和陶儿得找个地方落脚,最终选择这人也有她的考量,寻常人家多半是男人出来耕种,女人在家操持家务,这家却是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大的那个男孩儿五六岁勉强能帮点忙,小的那个看着才一两岁,不仅干不了活儿还要分神照看,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她家里没有旁人了。
如此正好,既免得人多走漏风声,也不用担心露了财招致黑手,毕竟只有她跟陶儿两个女子。
抵达后,纪吟发现农妇的房子就在村子边缘,这让她更满意了。
这是个只有三间草房的屋子,十分低矮,屋顶上的干草被吹落了不少,土墙也掉得坑坑洼洼,屋外一圈低矮的竹篱围成院子,院子里栽种着应季的蔬果。
纪吟跨过篱笆上前,女人正好从门口看过来。
“你们是谁?”农妇倏地站起了身。
纪吟怕被人看见,直接跨进屋中。
农妇愈发警惕起来,握紧了手里的柴火,暗暗挡住身后的两个孩子。
纪吟见她就要喊人,忙好声解释,“这位阿姐,我们不是坏人,只是借宿一晚,你能不能行个方便。”
女人看着纪吟一愣,纪吟现在是男子的形象,一出口却是甜软的女声。
纪吟再趁机道:“阿姐不用担心,我是女子,穿成这样只是为了方便赶路。”
“我不认识你们。”女人依旧不放心。
纪吟知道要说服对方准许自己这两个陌生人借宿并不容易,于是神色一暗,语调也转为哀伤,“阿姐,实不瞒你,我本是燕京城中一富户的女儿,可惜家中败落,我阿父今年又去了,于是继母便想将我卖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当小妾换钱,我实在不甘心,这才带着丫鬟偷跑出来。”
纪吟想,自己也不是全然撒谎,她真的被卖了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只是那老头子最后变成了个年轻人而已,反正也是卖。
又在心里给自己老爸道歉,我真的没有诅咒你啊,只是找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