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1页)
——“淳平二年,经义进士科一甲状元,连华。”
红榜从门楼悬挂而下。
宣德楼临轩唱名。
从御街到朱雀街,从州桥到龙津桥,南北西东的每一座门楼声声相唱。
——“淳平二年,经义进士科一甲状元,连华。”
连华抬头仰望榜首的名字。
多少年来,他已数不清在这里迎来送往多少人的命运。
父亲连安沉冤得雪;兄长冷青回县里兴学;周子孝调大理寺少卿;徐友文升知宝文阁;
萧岑,景元十八年进士,历任秘书郎三年,知应天府六年,太子詹事三年,中书侍郎六年,拔擢为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同宰辅之位;
韩双宏调国子祭酒;黄启鹤升宝文阁学士兼吏部尚书。
裴剑附庸乱党陷害忠良,徒刑二十年;曾涛革除官职,允准继续参与编撰《文献大成》;杨淮、顾卫群、羌凯、丁铭一干降级处理;
帝姬李静吾与驸马袁万舒迁回封地颐养。
一切驶入新的轨道。
连华庆幸的是,踏入官场对他而言并不是起点,而是一个终点。
他的功业已经完成,余下年华只想做一个隐居于朝的淡泊之人,在国家动荡之时出手,在太平岁月则安分守己。
他并非不想青史留名,只是一来他的身体条件实在不足以让他逞强了,二来,他要对自己和李契之间的感情负责。
思来想去,还是清静最难得。
然而他还没遐想多久,只听脚步声如潮汐涌来,眼前出现一张张笑脸。
——“连公子,敢问生辰八字……”
连华暗呼不好拔腿就跑。
历朝历代新科进士都是大家千金的如意郎君,媒婆在放榜当日蹲守宣德门前物色人选,几乎所有的进士经过这一遭之后都将名草有主。
放榜次日,想招连华为女婿的大户人家从宅子门口排到崇明楼下。
“子孝兄啊,你别去上朝。”连华求道,“你一走,我连门都不敢出。”
周子孝也是哭笑不得,想了想,决定在朝会之上提起此事。
又是一年三月十五,圣人按照旧制要为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赐宴庆祝。
——“朕想在琼林苑设宴,卿等觉得可好?”
周子孝清一清嗓子:“陛下,好是好,但状元郎可能来不了了。”
李契道:“为什么?他又病了?”
周子孝道:“给他讲亲事的人家太多,堵着门,他出不来。”
此言一出,满堂哄笑。
李契道:“东阳公笑得如此开怀,朕看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