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页)
说到这里,李庆端起茶盏润了润口,继续道:“考着考着,你们都已成才,都已经开始承担政务为朕分忧,朕很欣慰……然而,学无止境,别说是你们,就连朕到了古稀之年,也有很多事情仍未学明白呐。”
李契道:“请圣上训诫。”
李庆道:“好,那朕就再考你们最后一次。”
内侍撤下九射的道具。
殿内气氛瞬间肃然。
太监搬出笔墨纸砚,换去三位皇子面前宴用的楠木案,换为读书写字用的黑漆紫檀木案。
李庆道:“今年新科进士共一百零八人,是科举改革之后第一次选拔出来的人才,朝廷应该如何任用官职,就以顾羽为例,写一篇策论。”
李襄刚拿起笔,突然捂着肚子唉哟叫唤起来。
李庆道:“公宥怎么了?”
李襄道:“儿臣肚子疼痛难忍,要,要如厕。”
李睿笑了一下,摇摇头,提笔蘸墨。
李契最迟动笔,却是第一个真正开始写字的人。
李睿不再观望,紧随其后。
殿内安静,静得可以听见笔尖在纸面划动的声音。
“嗯?谁,谁在叫我?”顾羽醉意迷离,面色潮红,抿了一下唇。
这场突然的安静,让醉倒在同榜怀中的顾羽渐渐清醒过来。
他听见圣人点到了自己的名字,才意识到这是一场与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考试。他挣扎爬起来,揉了揉眼,模糊地看到对面坐着一个和自己很像的人。
那个人方才还桃花含笑,此刻却沉静如冰。
“怜玉,公子。”顾羽喃喃道。
连华没有表情,袖中的手紧紧攥住折扇。
他对那篇策烂熟于胸,只要看李契的笔锋运转就能知道写到哪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他的嘴唇微动,跟着李契的笔,默念沁透心血的一字一句。
香在炉中静静焚燃。
李契和李睿都是在默写已经定稿的策论,所以写得很快,不到半个时辰两张书案都已覆盖二十余联的文章。
李襄写到一半放弃了。
香烧到末尾,火星熄灭。
——“时间到了。”
李契搁笔。
李睿写完最后几个字,吹一下卷面,交给太监。
太监收卷,呈递御前。
李庆一边阅览一边说道:“你们自己先简单说说所写内容。”
李契道:“臣以为顾羽虽出身寒门但勤勉好学堪当重任,以其榜首的优异成绩,可入翰林院供职。”
李睿道:“臣认为不妥当,如今世道寒门亦有真寒门假寒门之说,陛下,经臣详查顾羽平时经常出入瓦舍勾栏,甚至确认参加殿试那一日还醉了酒险些误事,这样的恃才放旷的人如果不经过考察就任以重要官职,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顾羽此时已完全清醒。
只见帘后蘸着朱砂的御笔在册簿上涂涂写写。
两篇策论受到的对待截然不同,李睿的那篇顺如流水浏览而过放在一边,而李契的这篇却多有批注,每翻动一页就要喝一口茶水,纠结艰难。
李庆道:“瑾瑜一向严于律己勤奋好学,还记得你们小时候,公浚公宥都跑到殿外面玩去了,你还在书房里攻读,孤册立你为太子,正是看中你这一点。”
李契道:“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