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1页)
举国十余万考生之中,通过乡试进京赶考的约有两千余人。这两千余人按分科进行省试,每科多则入选二三百人,少则入选十余人,最后能被殿试录取为进士的统共只有一百人左右,是凤毛麟角,是名副其实的千里挑一。
人群在贡院门口聚集。
有的仰天大笑,有的悲恸捶胸,姿态万千。
省试张榜与殿试之间只有十天左右时间,考生在得知入选之后立即就要在贡院的画廊排队签字确认参加殿试。
是日,连华与文兴阁、礼部等人员到画廊观摩。
“不可否认呐。”黄启鹤笑着评论,“泰阳、芜州和凌平三大学派的学子们尽显名门风范,依然占据榜上的大半江山。”
韩双宏道:“这与学派本身的实力和传统承袭有很大关系。”
省试的第二名谢林出自泰州书香世家谢氏一族,是乡试解元,时年二十四岁。
省试第三名陈雍出自国子学,是开封府下辖陈留县知县长子,时年二十二岁。
此时此刻,谢林和陈雍在画廊相会,谈笑风生。
考生围绕在他们身边,争着交友。
连华走到榜前,别的不问,一列一列看下来只找一个名字。
黄启鹤道:“怜玉公子,本届省试前十名的考生我都认得,可就是这个顾羽,还差一日就停止录入参加殿试的名单了,连脸都还没露……”
连华大笑一声:“哈!他考上了!”
黄启鹤扬起眉毛,顺着连华手指的位置看去。
经义科第九十九名——徐友文。
“徐兄与我同考过两届春闱,是我的挚友。”连华打开折扇扇风,高兴得像个孩子,接着问道,“诶,启鹤兄方才说谁?”
黄启鹤唉道:“省试第一名,顾羽。”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顾羽考中省元,无人料到。
这是一个出生在穷乡僻壤,被众学派拒之门外的流浪书生,据说只有二十岁。
——“来了来了,他来了。”
连华还在思忖,人群一阵骚动,饱受争议的省元顾羽出现了。
一袭白布衣,肩膀上背着包裹,发带没有裹紧,散发零碎挂在脸旁。
脸倒是端正,皮肤白皙,眼睛水亮,睫毛浓密蜷曲,可以称得上是俊秀。
“让一让,让一让。”顾羽掰开前面的队伍,从谢林、陈雍二人之间穿过去,似还醉着酒,摇摇晃晃地走到画廊尽头的公案前,笑道,“顾郎来也。”
就是这样一个人写的答卷,在众多考生之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名。
文吏奈何不得,冷着脸道:“这位考生,醉酒不可入殿,你今日醉可以,如若殿试之日还醉,休怪律法无情。”
顾羽一只手撑住公案,道:“我来东京赶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世人知道,从今年以后东京第一才子不再是怜玉。”
声音自信响亮,足以让廊下所有人都听到。
韩双宏和黄启鹤直摇头。
韩双宏忧虑道:“完了,被官家看到,肯定要怪罪殿下。”
连华微笑,收起折扇。
韩双宏道:“怎么办呢?”
连华道:“待我去会他一会。”
顾羽拿起毛笔蘸墨,抬头却见面前的人不再是刚才提醒自己的文吏。
连华笑道:“足下想要超越怜玉,可知此事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