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

那日垂拱殿中,君臣三人的影子被日光拉得斜长。

“太子,不要怪裴相苛责于你。”李庆道,“清白是人臣本分,可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世道本就浑浊呐,你要让朕相信你,首先得让朝中百官相信你。”

李契道:“臣迷惘,不知怎么自证清白。”

李庆道:“寒英你听到了,太子只是不知道怎么做,并非对你有恨意。”

裴剑道:“陛下教训的是,方才大殿之上臣过激了。”

李庆道:“那请你教一下太子,好吗?”

裴剑顿了顿,收起玉笏:“太子是储君,臣不敢教。”

李庆笑出声来,却紧接着引发一阵剧烈咳嗽:“《君子行》诗云,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咳,呵咳,咳……”

太监近前服侍,拿出一个小瓷瓶。

瓶身彩画芍药美人,长颈细口,精美异常。

瓷瓶打开,几粒丹丸落入刻满掌纹的手心。

李庆伴温水接连服用了七八粒,咳嗽渐缓,仍捏着瓷瓶不肯放开。

李契凝视地上的影子,没有说话。

——宫中都知道这个小瓷瓶是毓妃的遗物。@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咳,好了。”李庆休息片刻,终于把小瓷瓶交还给太监,开口道,“太子欲自证清白,何不效仿古人瓜田不纳履呢?汐州海患,持续多年……”

影子没动。

李庆道:“太子?”

殿中无比安静。

李契握紧手心,眼中的神情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人生在世,各有生存之道。

他的生母身份低微,从小被皇后收养,活到现在凭的就是一个狠。

不是对他人狠而是对自己狠,狠心剥离所有的私欲,爱惜羽毛如爱惜生命,才能让人找不出一点错。

却也是这份对自己的狠,如今被他的父亲当今圣上李庆拿捏在手中作为制约他的工具。

封为亲王之后,调去北境守边疆。

回京推行新兵制之后,册立东宫,削去兵权。

科举改革之后,再次调往地方远离中央。

他别无二心,只是对游戏规则有些疲累了。

“臣改革科举之制绝无私心。”李契跪地叩首,用响亮的声音回应李庆的问话,“若本届科举能成功,臣请带三万军马去汐州平定海患,三年不回东京。”

李庆道:“太子要去汐州治海,寒英,你如何看待?”

裴剑道:“若是如此,臣以为百官一定会相信太子改革科举是出于公心,潘旭可为礼部尚书,周赟堪当国子祭酒。”

李庆闻言悦然:“好。”

之后,圣旨从垂拱殿传出,大朝定音。

……

竹帘忽然掀起,风携细雨吹进室内。

——“殿下,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