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页)
樊仑、龚顺等官吏在坐席间低声交谈。
张恳孑然一人坐在正中,双手放在膝盖上,静静听判。
连华坐在主考官之位,手指摩挲砚台,笑道:“今日无论如何判日后仍会有人挑毛病做文章,既然如此,倒不如听从良心。”
这话他是真心的。
很早他就知道一个道理——人无法凭自己的清正去左右他人对自己印象,只要触动相关利益就必然会被认为有错,区别是错多错少而已。
所以,他宁愿僭越这一回也要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之上替李契扛罪。
“张恳,国子博士。”连华当堂宣判,“其人卓尔不群,高风亮节,事前并未介入丁乙与张忌的利益往来,并在得知情况之后大义灭亲及时上报,虽有失察之过,但此案实在非常人所能预料,判其无罪,留用本届考官。”
徐友文激动喊道:“说得好!”
樊仑、恭顺等人记录在案。
张恳消瘦的脸颊之上浮现出重见青云的神色,欠身行了一个大礼。
笔落,定局。
*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即日起,御史台不断收到弹劾朝散大夫安庄以权谋私的折子。
——“文兴阁政令前后不一,主官包庇亲友。”
——“锁院问品并未落到实处,多次失察。”
——“安庄德不配位,徇私枉法。”
春雨绵绵。
非议也如雨点落下。
不日朝会,御史大夫奏请圣人决断。@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圣人责问东宫,令削去安庄朝散大夫之官职再不允入流为官。
太子领用人不当之罪,即日起逐安庄出东宫。
百官没料到的是,圣人虽名曰问罪,但问得很舒服,似乎只是出了一口闷气,并没有对东宫做出像上回被萧岑主持改革触怒时那样实质性的剪羽之举。
*
连华回到菡苑之后,便令阿悦收拾行李。
“公子,你真的要走吗?”阿悦一脸委屈,不愿意道,“你对阿悦这么好,阿悦舍不得你。”
连华笑了笑:“出去避两天风头,还会回来的。”
李契这时走进房间,手里拿着一只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