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页)
连华的手心微紧,没有说话。
两场戏文交叠,分不清哪出更夺人心魄。
“所以孤曾亲眼目睹祁王下狱之时的情形,见母后苦苦哀求才换回圣上一句承诺,承诺日后封李襄和孤为亲王做补偿,次日,祁王问斩,乾宁太子被废。”李契平静道,“那时孤大概五岁,忽然就明白了,书中所写的天伦之乐其实离孤很远很远。”
连华道:“殿下为何让臣知道这些?”
李契道:“这里面有一些故事,孤觉得你有必要知道。”
连华道:“臣静听。”@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契道:“圣上对河东路如此敏感,不仅因为河东学子曾在泰山之庙公然立学反对他继位,而且因为那一年追随祁王和乾宁太子的人半数出自河东,如果不是裴剑以出奇制胜的手段兵不血刃离间河东叛军,江山易主未可知。”
连华转过脸。
李契道:“河东未曾起兵,这事情于是被圣上压住,没有闹大。”
连华觉得有些昏沉,闭眼休息,只听身后二弦如泣。
李契道:“事情过后,孤心神不宁常做噩梦,去国子监探望过恩师几回,直到有一次……”
听到此处,连华感觉到李契的语气明显放缓变柔。
“……天阴,孤在树下看见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孩手里有伞,去借,孤就和他一道走回明思堂,说来神奇,他生得秀气人也安静,明明一句交谈都没有,孤回宫却再没有做过噩梦。后来孤让人去问,才知那个男孩是恩师家中的小公子,叫连华,字芸芝。”
李契说完,才慢慢喝完杯中酒。
连华浅浅一笑,心中动起假装晕厥的念头。
但他想了想,还是睁开眼,提起酒壶为彼此添满。
李契道:“你还是没想起来自己是谁。”
连华本已被打动,到这两句,渐渐听出其实李契自始至终仍然只是试探,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谁都无法指认他的真实身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因此,他还不能让李契承担知道真相的风险。
“臣只是怜玉。”连华想清楚这些,回道。
“好,等先生心中的顾虑彻底打消之后再与孤说不迟。”李契道,“只不过,对先生感兴趣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去年圣上就曾问过你,此番南巡回朝,恐怕裴相和曾参政都会对你的身份起疑,如何应对,就看你自己的。”
连华微笑:“殿下放心,裴相是臣的老东家,臣能应对。”
对面戏台,一袭青衣凝立翠筵中。
戏曲落幕。
*
阳春四月,皇太子携东宫亲随从临安回到东京汴梁城。
连华在文兴阁与众文士共同修订条文,扩大科举范围至商人之流,增设针对医、农、刑律与商贸等专业的制科,招商扩建国子监书局、书院、学舍。
然而,就在一日土木施工之际,一位文吏匆匆跑来报事。
当朝宰相裴剑与工部侍郎听闻新建书局的选址触动风水师所谓之龙脉,专程前来国子监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