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1页)
鹿肉原本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吃食,由于这些年宫延用度排场渐渐向民间普及,街市上连商人都穿起紫色衣衫,鹿肉也就摆上了餐桌。
连华夹起肉片,吹两口:“我反客为主了,子孝兄,趁热吃。”
周子孝道:“你在东宫住的是菡苑,什么好吃的没有尝过,寒舍这些饭菜平淡无奇,只别伤着你的肠胃便好。”
连华握着筷子,空咽了一口。
前面那几句则矣,到这句若还装作闻不到酸那也过于迟钝。他想周子孝还能酸什么呢,无非是他二十六岁的年纪就出人头地,一介寒门庶子无功无名如今却家财万贯又得皇家器重,比那些在官署之中庸庸碌碌虚度光阴的官吏好得多。
可是正如周子孝对他说过的那样,有些事情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当他在幽暗洞穴里看到一星光亮,知道浊世之外还有清明,就再也无法止步。
哪怕此行注定受尽非议。
连华放下碗,对周子孝笑道:“殿下早晚都送玉糁羹来,还请宫里的医官为我调理身体,这两个月,没见气色都红润不少。”
周子孝听着,脸色越来越苍白。
“可人生在世,活的是一个明白。”连华拎起小酒壶,往二人面前的瓷杯里倒酒,“我拿了他的好,就要替他办事,哪比得上在子孝兄这里安稳舒心。”
周子孝的眼神回暖几分:“真的?”
连华举杯,指尖勾着杯口晃了晃。
周子孝见状,念起这六品官职、这宅子和这些年富足的生活都是连华给的,而自己还说风凉话实在是不应该,连忙伸出手端起杯子。
两只白瓷杯叮地碰了一下,声如玉磬。
“方才是我失言。”周子孝温和道,“公子刚说一定要做的事,是什么?”
连华道:“我要在国子监办一场考试。”
周子孝道:“考生徒吗?”
连华道:“不,考各学院执教的博士。”
周子孝道:“这……平时都是他们考别人,现在轮到他们自己被考,恐怕要选一个德高望重的考官才能压得住他们。”
连华道:“我主考,你看如问?”
“你?”周子孝啧了一声,微皱眉头,“你的才学是高,但那都是台面下他们才会承认,要摆到台面上,他们是万万不会服气的。”
“逗你的。”连华笑道,“太子殿下主考,萧柱国监察,潘东阳出题,韩双宏监考,黄启鹤阅卷,这个阵容可还行?”
周子孝想了想,道:“这估计还能行。”
连华道:“我想交代子孝兄的就是三件事,别看事小,关乎全局成败。”
周子孝道:“说吧,我做司业五六年,凡教具教材之事多少都孰悉一些。”
连华道:“一来,烦请子孝兄负责印这次的考卷,先印一份假的,柯大人不是来打探消息么,大可放出声去,等钓到鱼之后我们再印真的。”
周子孝道:“这容易,我时刻盯着。”
连华道:“二来,记得松竹书局每个月都会收集泰阳学派的文章编成《竹谈》,只在本派学子之中流传而不传授他人,想请子孝兄整理成册备用。”
周子孝思忖片刻,道:“我有书局的关系,疏通疏通不难。”
连华道:“好,这第三件事,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面试放在麓院,另安排五六十名生徒观试,要找平时敢说话的不要闷葫芦,你,亲自办。”
周子孝道:“明白了。”
连华道:“若遇到困难,随时与我联系,我有太子印信。”
周子孝道:“公子放心,不会出差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