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第2页)
李契应了一声,提袍迈过门槛。
萧岑是柱国萧石的嫡孙,自幼聪慧受圣人赏识,一年前被指到东宫辅佐李契,身份地位不言而喻。但李契是不养闲人的,无论萧岑这样的名门之后还是季春这样的旧部,都经过他似熬鹰一般磨炼之后才被收用。
“子韫,你说吧。”
李契走进暖阁书房。
侍女端来的银盆伺候洗脸洗手。
李契的那双手十指修长、骨节分明,在清澈的水里翻转,明快活泼。
萧岑看着道:“周子孝宅里的账本被重新做过,数百万流水居然都是向各大商行购置古玩字画,能用这样的手段做平这本账的,在京中臣只联想到一个人。”
李契道:“度支使杨淮,他的状元若真是怜玉代考,势必要受威胁。”
萧岑点头:“第一条线索断开,紧接着,臣安插的线人也被他们控制住,除了之前提供给我们的殿试那三位考生的身份信息以外不可能再获取新情报。”
在第二条线索也断开的时候,御史台却收到几份弹劾材料,矛头直指数名官宦子弟舞弊景元二十七年春闱,经大理寺立案初审全部材料皆真实有效。
“我们要查的,他们防得严丝合缝。”萧岑道,“我们不查的,他们几乎自己送上门来,且这些被弹劾的人,都是立储时反对过殿下你的人。”
李契擦干手心,放炭火前暖了暖:“说明殿试被查出舞弊并不是他的失误而是他有意为之,一方面他借东宫的刀清除异己,另一方面,他有话想说。”
萧岑道:“十年,周旋于各党各派之间,从一介不入流的鞭手变成操控科举让百官又恨又怕的怜玉公子,他心中一定藏有很多秘密。”
侍女摆茶。
李契静了片刻,道:“世人只看到东宫用尽手段查他,却不知其实他也是孤注一掷在试探东宫。”
萧岑道:“殿下,既已知道这一层就不能再被他牵着鼻子走,臣请高屋建瓴,以殿试之责秋后论罪拿掉礼部遴选考官及出题阅卷的职权,颁布新令组建文兴阁,打破他们原有的规矩。”
李契道:“你说得对,改革绝不能仅仅是换一批人做同样的事,如果怜玉的目的是想做交换,那么孤宁可不要这张投名状。”
萧岑道:“请殿下把这件事交给臣,臣……”
李契道:“但这件事不会太容易,礼部尚书性格懦弱,各党派正是看他好操控所以捧他做一把纸糊的伞,捅破伞面容易,但要拆掉伞骨势必受多方掣肘。”
萧岑道:“殿下,臣等这个机会很久了。”
李契坐下,拿起茶壶浇淋案头的两枚玉石荔枝:“如此孤支持你,不日即请奏组建文兴阁,但有一点,吏部考功即将开始,事关你自己的前程,不要犯错。”
玉石荔枝在茶水的滋润下焕发晶莹的色泽。
萧岑抬眸,收起争辩的态度,恭谨道:“臣迎怜玉去了。”
*
——“罪人怜玉,奉皇太子晋王殿下令指,入东宫侍奉。”
东宫的大门五间三启,绿色琉璃瓦,屋顶垂脊立仙人走兽、梁枋绘彩画,是连华此生所见规格最高的府门。
连华一袭素衣立在门前,身段宛如清水芙蓉。
来往府中的宾客多腰悬金银鱼袋,见到连华,非但不觉寒酸,反恨自己繁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