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第3页)
看脸尚无印象,但是看到那风中微动的胡须,他猛地回忆起在贡院坐他左边交卷时痛哭流涕的中年考生就是蔡三进。
“你是,装的。”
他重新又审视过面前几人,发现右手边那位翘着腿的簪花郎君也颇为面熟——正是那日坐在前排按着卷子不让考官收走的考生。
贺殷按顺序介绍道:“怜玉公子,这位算是你的‘同榜’,胡八卷。”
之所以名号胡八卷,是因为此人趁考官不注意时与八位考生交换题卷代做,并让所有人都顺利地拿到了进士功名。
连华大受震撼。
就在他以为自己考中状元必然身价不菲时,蔡三进和胡八卷的出现告诉他,真正厉害的鞭手不是追求名次,而是要融入正常考生之中,闷声发大财。
此刻,几位老鞭手正在辩论的是案头摆放的一篇名为《皂罗拾翠》的文章。
按礼部通告,这篇文章被列入今年帖书墨义考察的范围,是新增的二十四篇文章之一。由于其篇幅极长、内容晦涩难懂且生僻字极多,备受争议。
“全篇背诵太浪费时间,我打算直接放弃。”胡八卷拍案道,“还不是泰阳党的那几个学究搞的,自己写文章自己考。”
蔡三进眯了眯眼睛,还在尝试解读:“其实看文名不难理解,就讲述两个女子如何采菱。”
连华定下心神,把竹简拿起来,说道:“这篇并非新文,乃取自南书原著被删掉的第二部分,国子监典藏阁有收录。”
此话一出,贺殷的眼中闪过不同寻常的神色。
连华继续道:“泰阳学派注重传统儒教,他们新增这篇旧书,一方面意在提高南书在文学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从文章本意来看是强调民贵君轻的思想,再有就是台面下的意思了——拔高经书墨义的门槛,排挤其它学派的考生。”
蔡三进一拍脑门:“诶,怜玉小友,你说得对。”
众人纷纷叹服。
贺殷扭头唤来一位小厮,悄声说了几句让其去鹤庭传话,之后恭请连华道:“怜玉公子,百鸟园景色你已见识过,可否借步说话?”
连华道:“好。”
二人辞别凉亭,从曲桥走到南边的孔雀苑。
一声悲啼,孔雀艳丽的羽毛隐于草丛间。
“那道金榜虽已面目全非,但始终象征着至高的权力,世人不问背后黑手,往往只看榜上哪家人多就往哪家投靠。”贺殷放开草叶,笑了笑,请连华往回走,“殿下也是无奈之举,为了剪除泰阳党还科举以公平,所以才请公子出手。”
连华道:“殷郎不必多言,方才在鹤庭,殿下似乎提到状元。”
贺殷道:“是的,今年殿下非要状元不可,百鸟之中唯有公子可成此事。”
连华闭了一下眼,转身道:“我可以接这活,但有三个条件,如果殿下能答应,不仅明年的状元是他的,且之后无论哪个党派主持科举都得分他一杯羹。”
贺殷道:“公子请讲。”
风吹草动,鹤鸣前方。
连华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的三个条件。
“其一,安排我接触礼部侍郎,我想认识这个负责遴选考官、出题阅卷之政令的人;其二,本届科举,殿下要保的名单交于我手,由我安排府内鞭手;其三,我的义兄周子孝现任大理评事,他想调去国子监任一个六品官职。”
贺殷放慢脚步,背过手,鞋履踩在石子路发出咯吱响声:“人前称你一声公子,可你说到底不过是亡命之徒,怜玉,你怎么敢开这么高的价。”
连华微笑:“玉虽微瑕,置于破庙依可镇杀邪祟,但看主人怜惜不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