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1页)
车夫摆好小凳。
连华踩着小凳落地,拍了拍手道:“子孝兄别担心,殿下一定会喜欢襟怀坦荡又有情有义的人。”
周子孝跟下来,放平衣摆:“其实也不算襟怀坦荡,不过这一天迟早会来,既然来了,车到山前必有路。”
*
正堂月光如洗。
字画染霜白,瓷器弦纹如水波。
主座旁立着一盏连枝灯,灯罩合在中间,只泛出微光提亮灯旁人的气色。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连华在这样的氛围中看不清李契因醉酒而显红的脸,也还没闻酒气,只当一切如常,拉着周子孝行礼。
李契道:“先生坐。”
连华道:“谢殿下。”
周子孝道:“谢殿下。”
李契道:“孤和先生说话,没有和你说话。”
周子孝一顿,躬身不敢起。
李契道:“孤本来是不见朝臣的,但因为你的名字和先生的写在一张礼贴上,大红底色成双成对看起来喜庆得很,孤不好对半撕开,所以才见你。”
周子孝应是。
连华咳了咳,笑着圆场道:“殿下别误会,子孝兄专程而来,正是怕你不见所以才把礼贴写在一起,礼是分开的。”
这时他已听出一丝幽怨,心想李契近段日子没少受委屈,拿他们出一出气也没什么,于是连连强调周子孝不是顺路来的,是真心实意专程来的。
但他发现自己越解释李契好像越难过,只好渐渐收小声音,然后闭嘴。
李契嗯了一声,跟着重复称呼:“子孝兄。”
周子孝跪下:“殿下不必……如此折煞下臣……”
李契道:“你坐吧,你不坐先生也不坐。”
周子孝道:“是。”
二人堂下坐。
童子煮茶。
李契对周子孝道:“既然礼是分开的,那很好,先生的礼孤肯定收,但是你的礼得给一个说法,说得过去孤就不与你计较,说不过去孤只能原路退回。”
周子孝不卑不亢道:“殿下虽然不喜欢臣,但依然举荐臣为国子祭酒,是公私分明,臣在四品官署之间行走虽难能有机会面见殿下,但参与科举改革的过程中,也是一直追随着红日般的光辉,所以臣与殿下之间不是私交而是公交,臣心向殿下,并非为一己私利,而是愿为朝廷的未来贡献微薄之力。”
周子孝停顿片刻,见李契没有打断,继续言道:“近几日不少人为殿下慷慨陈词,其实只为他们自己的仕途考虑,殊不知如此是把殿下架到火上烤,反而容易招来祸患。臣不想效仿他们表现自己,只希望殿下能平安离京,来日再展宏图。”
一番话合情合理,说完水已煮熟,壶盖边缘冒出气泡。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契道:“那就这样吧,你的事了了,你可以走了。”
周子孝道:“谢殿下,臣不急,臣等连公子一道回。”
童子点茶。
连华端起面前的白瓷杯子,舒一口气,闻了闻香。
他对李契的心性和周子孝的话术还是有把握的,心想现在大方向已定,余下的细枝末节就不必过多担忧了。
却没料到自己这杯茶喝得比周子孝还不省心。
“先生。”
李契侧过身转向连华,面容迎着灯烛显出一二分暖色。
连华笑道:“殿下,臣的话都在礼中,就不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