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众人走进府学的东侧的一座露明造阁楼中。

四面玉石嵌着许多碑文,上至前朝宰辅的书法刻印,下至民间道士的判词,皆是宣扬临安府学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之意。

李契面对这般情景,无话可说。

孔德海躬身请道:“殿下,臣还有一事禀报。”

李契道:“说。”

众人又走回亭下。

孔德海走到山石旁,指着某条纹路反复比划,若有其事道:“日升之时此石缝迸射红光,而后臣仔细观看,竟是一篇题为《桂枝擢秀》的文章,真乃奇迹也,臣斗胆请殿下顺应天意民心,留墨宝于府学,以为万世传扬。”

李契听到这,绕着山石走过一圈,隐约之间确实能看出雕刻的文章。

孔德海道:“陈夫子,文题‘桂枝擢秀’何意,可否抛砖引玉解说一二?”

陈琛捋过长须,一边摇晃巾帽,一边解释道:“桂枝乃贵人,擢,选拔也,秀,俊杰也,意思是——太子殿下亲至府学培养挑选人才,是贤德之举。”

蒋泰陪同到这里,托病先行告退。

其他几位东宫随从说说笑笑,虽看破伎俩,但没有捅破窗户纸。

——地方官员为对付上头来视察的人物,时常会自编自演制造某种吉兆,把人捧得天花乱坠,利用其虚荣之心蒙蔽视听,即可掩饰过失与不足。

谈笑间,文吏端来笔墨纸砚。

众人附和。

李契被架到这当口,面对碎金底的贡纸,却久久没有抬手。

孔德海挽起衣袖,慷慨道:“殿下,臣替你研磨。”

——“慢。”

正这时,一个声音打断了孔德海以攻为守的节奏。

“陈夫子,晚生不才,读过临安府学之作,知其中另有‘桂枝擢秀’一说。”连华道,“桂枝擢秀四字乃是临安府丝行、酒行、香行、瓷行的总称,可有此事?”

陈琛道:“这位是?”

连华道:“晚生怜玉。”

听到怜玉的名号,陈琛和孔德海的神情皆是一变。

谁曾想这抛转真引出了玉。

从方才在府学门口看见藏头“松竹”二字的对联起,连华就确定在这和谐的表象之下一定藏有乱流。

他冷眼旁观不动声色,直至此刻决定出面替李契解开重围。

“入城时,有几个小孩还唱着童谣。”连华走到陈琛面前,弯下腰,拿折扇晃了晃,“东门擢丝长,桥下桂酒香,河边秀香坊,驻泊平枝仓,这事总有吧?”@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陈琛看了看孔德海的脸色,定神回道:“是有此事。”

连华道:“既然如此,让太子殿下写这四个字岂不是有歧义吗?日后流传民间,叫商贾之流窃去拉虎皮扯大旗,恐怕不好。”

东宫随从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溜须拍马,而是临安官商联手给太子设下的文字陷阱。几人连忙又站到连华一边,但此时,石头上的文章变成了难题。

陈琛一笑,提起腰间革带,反问众人:“此‘桂枝擢秀’乃上天之意,难道你们另有解读?”

东宫随从把希望的目光投向连华。

连华挽起衣袖,走到山石之前,开扇笑道:“愿意一试。”

陈琛嘶了声,开令:“桂枝擢秀。”

连华道:“藻鉴抡才。”

陈琛道:“桂枝擢秀,柳荫护书堂。”

连华道:“藻鉴抡才,浙水映文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