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连华隔着一道院墙,听见院子里有竹杖的声音。

“蒋老先生,月圆之夜可愿收留怜玉片刻。”连华大声道,“怜玉虽是捐的功名,但对芜州学说略有涉猎,承蒙不弃,当陪先生浅谈。”

院子里的声音停顿。

连华寻着声音,追到墙外对应院子里站人的位置:“不谈学说也行,就聊一聊桂花酒,临安友人送来的,专程请蒋老品尝。”

巷子口传回吱呀一声。

连华回过头,笑了笑。

门开了。

*

当空烟花绽放。

蒋泰一人在园中亭下用宴。

石桌摆着红蟹、白米糕、锡制小酒壶。

蒋泰放下竹杖,刻满沧桑的脸孔不见笑颜,举止郁郁寡欢:“老夫不是这两年才听说你怜玉公子的名号,早在景元二十四年,弟子韩双宏及第,老夫就到宣德门下看过你写的策论。”

连华把酒坛打开,抱在怀里,往酒碗里倒。

桂花酒酒色淡黄,飘出一股清香的桂花气味。

连华道:“那年的题是如何防止官员行贿受贿。”

蒋泰道:“你可还记得你写的是什么?”

连华坐下,端起碗自己饮尽。

桂酒甘甜醇绵,伴着蟹膏的滋味满口余香。

他陪家里只在平时,每逢佳节,收留他的不是青楼就是酒肆,是那种欢歌笑语的地方。

他今日来蒋泰的家中本也不打算隐忍,正是要告诉这位孤冷清高的老先生——人生在世还有另一种逍遥的活法。

“那篇策论写的是,贿赂乃表象而非病灶,与其严惩行贿受贿,不如深究背后的规章制度。”连华悠然道,“要么是有隐蔽不见光之处,要么是资源分配不均,再要么是功过奖赏不明,才会导致贿赂。”

蒋泰长叹一口气:“笔下写得华章,人却活成另一副模样,这就是本朝的病。”

连华道:“怜玉不在意他人如何评说。”

蒋泰道:“知道你有过人之处,但如果你今天是来说服老夫去地方巡讲为太子做表面文章,那就打错主意了,因为有你这样的人,艾儿才会……”

老人慢慢地剥蟹肉,看到两只手背长满暗褐的斑块,艰难吞咽了一下。

连华道:“怜玉知道,老先生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仍是挂念蒋公子的。”

蒋泰丢下蟹壳,洗手擦手:“别再在老夫身上白费功夫。”

连华道:“哪怕怜玉此来不是做太子殿下的说客,而是做蒋公子的说客,老先生也无动于衷吗?”

蒋泰的手顿住,抬起头看向连华,眼里闪动犹疑。

连华说到此处,从袖袋中拿出一枚抓周礼上摆的玩具官诰。

蒋泰道:“这是?”

连华笑道:“恭喜老先生抱上孙儿,试晬抓的这,蒋公子在临安府托我送来,看看好玩不好玩。”

那官诰只有巴掌那么宽,虽然袖珍但也是丝绸金底,上书金榜题名。

蒋泰拿来,眼里蒙上雾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