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农业学院绿化做得更好蚊虫更多的缘故,农大这边的新网点一上线,驱蚊手环和驱蚊香包的销售量就比A大这个老网点药卖得好得多。

甚至几乎到了人手一份的程度。

一个学校少说也有好几万人,一个驱蚊手环卖20,一个驱蚊香包卖10块,到后来驱蚊手环供不应求,价格还一度涨到了50元,所以算下来光是这一项的入账,就得有个40来万了。

徐婷婷和谢雨那边虽然卖得不如农大那边,但效益也不差。而且驱蚊的东西在夏季确实是很多人的必需品,所以徐婷婷和谢雨卖驱蚊品的收入,竟然比她俩之前卖符筒盲盒和小蛋糕加起来的收入都要多。

可谓是大学还没毕业,就轻轻松松月入过万了。

除了学校里的驱蚊手环和驱蚊香包卖得火热,清风观里的香包和手环也卖得挺好。

因为来清风观的香客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带孩子来的。而驱蚊叮咬,是困扰很多有娃家庭的一个问题。毕竟小孩子细皮嫩肉,最受蚊虫青睐。

所以一听说清风观这里有驱蚊手环和驱蚊香包售卖,先不管有效没效,家里有孩子的,都试探性地买了两个。

最关键的是买回去之后给家里的小孩子一戴,发现还真有驱蚊效果,而且不止有效,甚至还比网上买的驱蚊手环和驱蚊香包效果要更好一点。最关键的是,一般的驱蚊产品闻起来味道会比较浓郁,很多家长会担心这样刺激的味道会对小孩子不好,但清风观的驱蚊产品,就是淡淡的中药香,不仔细凑近了去闻,基本上没什么味道。

就感觉安全性上要更好一点。

有小孩子的家庭,一般接触的也都是有孩子的家庭。两个家庭遛娃的时候一碰面,少不了要聊一聊孩子的事情。于是聊着聊着,也就顺便会聊到自己最近买到的驱蚊好物上面。

于是口碑发酵,很多本来不打算上清风观来闲逛的人,也把清风观放进了自己的行程表里。

因为这两个驱蚊好物,云朝朝的账户余额,迅速就翻了倍。

云朝朝尝到了甜头,又让林半夏和长空道长做了一些泡脚的中药包。为什么从脚开始呢?因为脚离头最远,就算没什么效果,也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

就在清风观的驱蚊事业做得蒸蒸日上的时候,很多学校,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暑假。

这个暑假对清风观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暑假。

一是清风观安排了很多场的暑期研学活动,每一场都人数众多,而且好多研学活动清风观都是第一次举办,所以对清风观众人而言也算是一大挑战;二是清风观又将迎来几个新的大学生员工,虽然只是兼职员工,但不管怎么样,团队总归是临时扩大了,还是挺让云朝朝这个当观主的感觉到欣慰的。毕竟云朝朝最初的梦想就是把清风观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嘛!

至于这第三条,就是小姚也终于从学校搬出来,跟另外两个同学一起住到了云朝朝提前替她们租好的教师宿舍里去了。三个小姑娘本来就是同班同学,所以也没有一人要求住一间房,而是直接弄了个大通铺,然后三个人直接住在了一间房里面。

这个学校就一个留守的老师,姓刘。年纪大概50多岁,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以前算是代课老师,后来运气好,转了正,有了编制,就也没离开,一辈子都留在这个学校里。

眼看着马上也快到退休年龄了,但村子里连个接班的老师都没有,所以骤然看到这么多大学生过来,刘老师还挺高兴,也挺热情。

一直在帮着小姚她们里里外外的张罗。

小姚觉得自己运气真是好,这一路走来,感觉都有贵人相助。在清风观里的时候是云朝朝,现在来了这边,又是这个刘老师。

所以等刘老师忙完,小姚特别懂事的把自己花钱买的驱蚊香包和驱蚊手环送给了刘老师。

刘老师本来想拒绝,但小姚坚持道:“您就收下吧,算是我们几个的一片心意。不然我们以后遇到事情都不好意思麻烦您了。”

见她这么说,刘老师便也没再推辞,直接就收下了。

这一晚大家都累了,便也没多说话,各自洗漱好就睡下了。

接下来小姚她们白天各自去干自己的活,晚上就回学校这边睡觉,所以也没什么机会再见到刘老师。

结果没想到这天小姚从清风观回来,就看到刘老师坐在她们三个宿舍门口,看样子像是在等人。

小姚主动打了声招呼,刘老师果然说道:“回来啦?等你好久啦!”

小姚:“您找我有事啊,刘老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