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1页)
-
年轻人表达心意都是这么直接坦诚,不过云朝朝既然把话都放出去了,那租房子的事情自然也要提上日程。
这个时候,清风观地处偏僻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正是因为偏僻,所以租房子的价*格就很便宜。像林爷爷之前租的那个院子,一年也才不到5000块钱的房租,划下来一个月也就四五百块钱。
而且有了之前的租房经验,云朝朝的这次直接就跟村委会的人对接了。
村长当然认识云朝朝,毕竟之前云朝朝租村子里的田地包括给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送糕点的时候,就已经打过好几次交道了。所以村长对云朝朝挺客气,虽然比云朝朝年长很多,但还是一口一个您的称呼着。
听说云朝朝这次过来是准备给几个大学生租房子,村长更是直接就把云朝朝带到全村唯一的一所小学里去了。
云朝朝本来还好奇村长为什么会带她来小学,不过等她到了地方一看,她就明白了,因为这所小学的房子大概是整个村子里修建得最好的一栋建筑物了。
整个学校就一栋楼,一共四层。据校长介绍说本来最初的规划是三楼和四楼给学生当教学楼,一楼和二楼作为学生和老师的宿舍。
结果因为学校里的学生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且老师也只有一个,所以这栋教学楼完全没有发挥出任何的功效,几乎就等同于废弃了一样。
校长提到这个事情,心里也很难过:“当初修建这个新的教学楼,我是托了很多关系跑了很多地方的,而且村子里很多人甚至都还集资了呢!你看这操场上的篮球场和乒乓球桌,都是新的。不过现在留守儿童虽然多,但重视教育的却很少,但凡有重视的家长,都已经想方设法的把孩子带走了,所以留下来的这些孩子,要么就是家长完全放任不管的,要么就是家长想管但却碍于不在身边所以管不了的……再加上村子里条件差,好一点的老师都不想来,就算来了,也基本上都不会留下,于是生源差,老师差,就这么恶性循环着,说起来我们村里已经好多好多年没出过一个大学生了。”
云朝朝听着,也忍不住有点感慨。但说实话,她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因为这样的现状不止这一个地方有,很多乡村学校都是一样的。
好在村长自己说着说着,反应过来了:“害,我跟您说这些干嘛,我就想说啊,这里的宿舍都跟新的一样,反正放暑假了,学生们也都不在这儿,您到时候可以让那些大学生就住在咱们的教师宿舍里,正好还能跟咱们的刘老师做个伴。”
云朝朝:“那房租的事情……”
村长:“您就看着给一点就行,不给也行。”
云朝朝当然不能占这个便宜,所以最后两个人商定了一下,就按人头收费,一个人200一个月,到时候看来的大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再算具体的价格。
至于房间到时候是单人间、双人间还是多人间,也都可以灵活安排,毕竟教师宿舍那么多间,怎么安排都行。
解决了租房的问题,云朝朝还特意去了一趟林爷爷那边。
看了看水稻、小麦和茶园的生长情况。
小麦因为还没到季节,所以跟之前看上去还没什么特别的变化。但水稻比云朝朝上次来的时候看上去要喜人多了。一株株水稻稻穗饱满,差点儿把稻梗都压弯了腰。
云朝朝看着这些稻穗,感觉自己看到的不是金黄的稻穗,而是金子。
她这次过来,当然不是空手过来的,她还给林爷爷带了一些小礼物——是林半夏亲自养出来的各种避暑和驱蚊的中草药。
上一次林半夏在清风观里摆出了几盆中草药,结果驱蚊效果特别好。自从那些驱蚊的中草药摆在清风观里面,云朝朝感觉自己的睡眠质量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所以她这次从清风观过来,也给林爷爷带了一些。她还特意告诉林爷爷,是林半夏托她带过来的。
林爷爷心里很清楚林半夏才不会这么心细,估计都是云朝朝的想法,但他也没拆穿云朝朝,只是顺势问了两句林半夏在清风观的情况。
云朝朝:“挺好的,最近都在认认真真的照顾瓜果和中草药,就是闲暇的时候,还是不忘研究她的医书。其实我觉得孩子要是真喜欢,其实去系统学一学医术也挺好。”
林爷爷叹口气:“她爸爸当初是生病走的,那会儿家里也没什么钱,但也凑钱去做了个手术,结果没想到手术之后情况反而恶化严重了,不到半年人就没了。自那之后她就对西医比较抗拒,一直试图自学中医。”
云朝朝从未听林半夏提起过这些事情,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渊源,这会儿听林爷爷说起,突然就有点儿理解为什么林半夏那么冒冒失失的急着想要通过中医来治病了。只不过中医博大精深,学起来哪里会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云朝朝安慰林爷爷:“没关系的,只要有心学,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我都跟林半夏约好了,到时候等卖了果树
和中草药赚了钱,她想去中医就去学。学好了清风观随时欢迎她回来。”
林爷爷:“好是好,就是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云朝朝立刻打断他:“能能能,肯定能。”
-
两个人在田间地头聊着林半夏。而清风观里,也有人在讨论着林半夏——养的驱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