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1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或者说,从一开始,这些勋戚少爷们就不敢逼问贾璋。

这些勋戚少爷们之前就听说过这位出自荣国府的贾三元有多厉害,但他们根本就没把那些传闻放在心上。

可是今日一见到贾璋,这些勋戚少爷们就知那些传闻竟然全都是真的!

贾茂行笑吟吟时,雅间里的气氛十分和缓,他们也有春风拂面之感。

可是,一旦这人认真端肃起来,他们就能感受到对方带来的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让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呼卢喝雉的公子哥儿们很是胆颤。

一看到贾璋的严肃表情,他们就感觉贾璋好像被自家老爹上身了。

能够继续待在太白楼,没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立即逃走,都是他们既有胆量,又对家族有责任心的结果了。

哪里还敢继续开口,忤逆贾璋的心意,问对方根本不想回答的问题?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只谈风月不谈俗务,全都按照贾璋的心意来行事。

但他们心里已经开始琢磨起来了。

有人在计算自家有没有足够的银两还债,时不时还会长吁短叹两声;有人在思考自己要怎样说,才能劝动自家性格顽固,不愿还钱的父兄。

还有人在心里思量着,如果贾璋没说假话,那陛下他老人家还真是心如铁石。

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提醒父兄抛弃不还钱也没事的侥幸心理。

否则,他们家迟早会因为这种侥幸心理而走上末路的!

这些勋戚少爷们对还债一事上心的原因也十分简单。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孔融六七岁的儿子都明白的道理,这些勋戚少爷们又怎会不明白?

贾璋的话确实吓到他们了。

忠顺亲王,甄家。

光是听到这两个名字连在一起,就有不少人感觉自己听到了丧钟的嗡鸣声。

如果家门不幸,步入了甄家的后尘,那他们这些依附家族而生的纨绔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在这些勋戚少爷们看来,比起抄家流放而言,还是破财免灾更妙一些……

在酒宴结束后,众人簇拥着贾璋走出太白楼,各自家去了。

那些勋戚少爷们走得格外急切,他们或是坐马车,或是骑马,全都飞奔回家,急切地向家中父兄禀告他们今天听到的消息。

贾璋的劝告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

在听到自家孩儿的劝诫与贾璋传递出来的消息后,不少胆子小的勋戚都打算勒紧裤腰带把欠债还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