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新学派(第2页)
毕竟皇帝对理学已经很明显了,而且在扶持新学派。
将来理学定然会越来越没落,可能被新学派超越。
对理学没那么坚定的,自然想要跳船。
——
怀着投靠新学想法的,不止那些墙头草。
被张溥拉拢入科学的陈继儒、陈仁锡,此时就很兴奋。
因为他们可是知道,皇帝任命的校注负责人不止刘和钱,张溥被排在了第三位。
这代表着皇帝眼中不止有心学和实学,科学也处在同等地位。
他们作为科学派的元老,定然能在学界扬名,甚至有机会成为圣贤。
陈仁锡既喜又羡道:
“皇上对天如真是偏爱,这么看重他创立的科学派。”
“就是不知道天如这次考得如何,能不能把科学的名号立起来?”
作为后起之秀,张溥在天下间名声虽大,却是根基不深。
与之相比,刘宗周早已是天下公认的一代学宗,他主持四书五经校注,没人能够反对。
钱谦益以前在学问上差了点,但是却文名满天下,还是东林党新一代的党魁。在发表《生产论》后,已经被视为儒学宗师。
张溥的科学创立虽早,根子却源自西学。这门学问在天下间的影响不大,需要张溥亲自摇旗呐喊。
如此自然很考验张溥的名声,还有他的能力。
陈仁锡对此有些忧心,陈继儒却很有信心,抚须笑着说道:
“等着看吧!”
“只要夺得明算科魁首,天如就很有可能成为会元。”
“他之前已经中了解元,将来若再中状元,那就是三元及第。”
“你说以皇上对他的偏爱,会不会点他为状元?”
陈仁锡目瞪口呆,一时有些失神。
他知道张溥去年中了解元,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一点。
如今仔细想来,才察觉张溥中解元的原因,是皇帝更改了解元评判办法。
这次会试又改,焉能不是说为张溥准备?
如果张溥能抓住机会连中三元,那就是数百年未有的盛事。
顶着这个名头,他主持四书五经校注,也没有多少人能非议。
想明白这点之后,陈仁锡心里极为欢喜。
但是旋即又忧心道:
“若是成了魁首,天如中会元的事情还好说。”
“就怕没成魁首,皇上又强行点他为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