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20(第19页)
寻常村民,得空的时候,也会进山砍两捆柴火担到城里去卖。
蜂窝煤,在另一个世界的八九十年代,那可是为无数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日常所需的重要物资。
也就是后来的液化气和天然气逐渐普及了,这蜂窝煤才渐渐退出了市场。
除了蜂窝煤,还有蜂窝煤炉子。
“就看他们是准备把这个东西官营还是民营了。”
要改革,百姓兜里也得要有钱才行,要让他们赚得到钱才好。
这挖煤,需要的工人就多了,那么就给百姓提供了工作岗位。
“挖煤毕竟是危险的工作种类,意外抚恤,日常福利,都得要安排妥当。”
“我知晓的。”段文看着两张配方,也是感慨,“都是好东西啊。”
蜂窝煤,官营,那就是官府出面做这个生意,只要把价格控制好,利润虽然低,却是一门长久的生意。
民营的话,似乎也很不错。
挑选一些合适的商户,直接把配方卖给他们,当然了,蜂窝煤的定价,还是要定死才行,不能让商户拿着这种东西牟取暴利。
他们最根本的想法,是要惠及民生的。
“此时我会去跟陶大人沟通的。”段文说:“另外那个张大人,他们那边的药材倒是挺出名,销往全国各地,不过,这大多数药材也是野生的,数量就只有那么多。”
就算日日采集炮制,把山林都给薅秃了,那也不可能让全民致富。
君秋澜又笑了一下,写了一张经济作物的发展与规划。
药材,那就是经济作物,只要了解药材的生长习性,他们大可以人工种植。
不占用现有的农田,鼓励百姓开荒种植,只要官府出面约定收购,那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一笔固定的收入。
哪怕一户人家就种半亩田的益母草,到收获的时候,也能有一笔收入,比起养鸡养鸭,靠那几个蛋增添收入情况要好很多了。
相信会有农人愿意去尝试的。
到时候官府出面收购,办一个厂子,统一炮制,销售,又给百姓提供了岗位,官府也多了一门营收。
段文连连称赞,“经济作物,这个词用得好啊,还有之前让软老板送去外地种植的棉花,是不是也算是经济作物?”
君秋澜颔首:“这些经济作物,是直接能给百姓提供收入的,到时候师兄跟张大人那边确定一下,大致需要种植哪些品种的药材,我这边也好去查阅资料,再给他们一份最科学有效的种植方式。”
“好好好。”段文高兴得合不拢嘴,然后又继续说:“还有那位王大人的州府……”
不管是哪个州府,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产甚至是特色,君秋澜都能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顶多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
“哎呀呀呀,这可真是要带着全民致富了。”段文不停地感慨。
心中还在想,若是直接让君秋澜做了皇帝,直接发号施令,恐怕效果会比他们现在这样小心翼翼地好很多。
现如今,要搞发展,都还得偷偷的。
幸好这些东西都不算太起眼,传到京城去,那些人也不怎么看得上。
“师兄,你还忘了陈大人。”
陈大人就是之前那位胆小怕事的知府,现在也只是同意做个小聋瞎。
他们也承诺了,发展的事情,肯定是要顺带他们的。
段文叹了口气,“修路的事情,陈大人就拒绝了,说是太招摇了,以后东窗事发,就算他没参与,上头的人也不会相信,玻璃的配方他没要,只要了一个水泥配方,毕竟这东西制作简单,运用也广泛。”
君秋澜点点头,“我记得他们那边别的没有,鲜花倒是盛开得很好?”
段文点点头,“别看那座城贫瘠,但也属实是漂亮,各种各样的鲜花,走在路上都能闻见花香,就是这花儿,它也不值钱啊,又不是名贵花草,花朵的花期也短,送到外地,运输成本就不低了,存活率还不好说。”
君秋澜心中感慨,多好的东西啊。
“香水,精油。”君秋澜写下配方。
这两种东西,也都是能赚大钱的,之前他都考虑过让娘亲他们这边做这个生意。
但情况不太允许,边城的气候条件不好,本质上,鲜花的种类也不算多,要种花,它也能活,但是长期发展,并不算友好,投入成本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