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5120(第1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但凡他有心思,就会有追随的人。

更何况,那些小皇子的外戚拉帮结派,总有被他们看不上眼的,或者是被他们清算的,以及跟他们结了仇的,想要活,恐怕还得主动来游说他去造反。

君秋澜摇摇头,这些事情说远了。

他们还是先专注发展自己的事情吧。

等到以后正面对起来,他们也有了一战之力。

关于发展,君秋澜又问了一嘴关于周边合作的情况。

段文:“首要的,还是修路,这里农忙刚结束,修路的事情,已经提上日程了,我们这边,以及对方州府,人力物力,各出一半。”

至于其他州府财政吃紧,拿不出钱,君秋澜之前也给过他们一个办法了。

去捞富人的钱呗。

分两种情况去捞。

那种为富不仁的,就去收集他们的罪证,罪证重大的,那就不需要多说了,直接抄家充公,罪证轻的,罚款,坐牢服役。

别的不说,今年干旱,多少粮商手里有囤粮,就是不打算卖,准备捏在手里奇货可居,卖高价,发国难财。

边城的粮食危机,基本上算是解除了,但是周边的几个州府,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们拿到手的红薯种子不多,种出来的红薯数量,远远不够救灾。

上次过来,也是为了借粮,但是他们边城也只是堪堪让百姓不会再有饿死的风险,并没有多余的粮食借出去。

那就直接对那些粮商开刀吧。

发国难财这样的罪证,不管是他们这个古代,还是另一个世界的现代,判罚都是相当严重的。

抄几家发国难财的富商,钱也有了,粮食也有了。

另一种就是有良心的富人了,适当让他们捐款,让他们有给这套路署名的权利,也给他们立功德碑。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商人的地位,确实是太低了。

他们不缺钱,缺的是名和利。

有了名和利,对他们手上的生意,也是有正面影响的。

其余的,就是段文安排人,去到他们的州府,给他们开的水泥和玻璃的分厂。

说好了要扶持,肯定是要做出实事儿的,让他们看得到钱,看得到经济发展的效果。

当然了,他们这边技术入股,也是要分钱的。

初步的计划,基本上就是这样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才行。

一下子大刀阔斧地改革,其实也折腾民生。

君秋澜听完之后,思考了一会儿。

“其实还是得要有他们自己的产业才好。”

水泥不说,修房子修路,都是用得上的,但赚头不大,玻璃是走的高端路线,能赚,但市场就只有这么大。

从前能得一盏琉璃杯,那就是订好的东西了,甚至能为了一个琉璃杯开一场茶话会,鉴赏会。

玻璃出世,琉璃的市场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但是,弊端就在于,从前的琉璃稀少,所以价格昂贵。

玻璃,只要掌握好了配方,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能烧制,流入市场太多,反而就不怎么值钱了。

这也是个必然的趋势。

“师兄,能跟我讲讲其他州府都有一些什么特产这一类的吗?”

“要说陶然同志那边,他们其实盛产煤矿,不过这东西,除了用来冶铁,平时的用处也不大,有钱人嫌弃煤炭的气味太重,一个不注意,还得中毒,他们更喜欢用木炭,穷人更愿意烧柴火,毕竟山里的柴火多,这个也不花钱。”

君秋澜就笑了,当即写下了一个蜂窝煤的配方。

这东西,成本价低,售价低,却也是消耗品。

城里的百姓,也多是靠买柴火,烧水做饭,哪一样能缺柴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