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0105(第9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一颗下面就结了五六个啊,还有一些小的。”

大家快速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一棵红薯下面都有这么大几个红薯,一亩地的收成不得四五千斤?

算出这个数字的百姓,就连呼吸都急促了,整个人都是呆滞的状态。

一亩地,四五千斤的粮食???

真的不是他们算数不好?真的不是他们算错了?

他们村的百姓,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有‘见识’的类型了,从数百年起,就不停有流放户安顿下来,也有来自江南的流放户,他们也听江南流放户说过,江南那边的粮食产量能比他们多一倍左右。

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都不免羡慕,却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可是没想到啊,他们现在也有高产量的粮食了,一亩地四五千斤。

听都没有听过。

君秋澜也就动了这一锄头,然后就把锄头给交出去了,“辛苦各位了,尽快把这些红薯都给挖起来,大家分了粮食,也好放回家保存,这个粮食跟其他粮食还有不同,生的也能吃。”

他从刚挖出来的一垄红薯里捡了一个起来,用力掰开,咔嚓一声,离得近的围观百姓甚至都能看到红薯汁水迸开的画面。

大家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君秋澜说:“生吃,还能给大家补充一点儿水分,不过也不要贪多,生吃太多,容易胀肚子。”

他看着大家因为缺水而干裂的嘴唇,还有眼底对未来的那些迷茫,缓了口气,他朗声开口。

“今年是的年生确实不太好,但是有经验的叔伯爷奶们都知道,边城虽然往年用水也不算富裕,却也不太容易出现干旱,只要大家相互扶持,熬过今年,日子也就好起来了,我保证,明年一定会让大家人人都吃饱饭,人人都能穿上新衣服,兜里都有余钱,无论男孩儿女孩儿,都能上学堂。”

君秋澜的一番话,几乎是振聋发聩,在无数人心中留下了烙印。

人人都能吃饱饭,有新衣,家里的孩子都能念书,兜里还有余钱,难道这还不算神仙日子吗?

君秋澜他们一家的身份,准确来说,是从前的身份,其实在村子里也不算什么秘密了。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敢接近他们,皇亲国戚啊,只能远远地看上一眼。

再然后,这一家人对村里表达出了善意,大小事务,也都有了联系,慢慢地融入了这个村子,他们也觉得这一家人挺好相处的。

今天君秋澜这番话,稍微聪明一些的,悟出点道理。

不过他们没有声张,更没有多提。

他们就是在地里刨食的老百姓,造不造反,跟他们可没什么关系。

但是,他们只明白一个道理,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他们这种底层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君秋澜看了一个多时辰的挖红薯,几乎是每挖出一垄红薯,围观的百姓都要惊呼一声。

产量太惊人了。

君秋澜心里也踏实了,就是瞧着不太对劲。

他把两个知青找来,“现在平均每一株红薯能挖出多少,有个大概的数值了吗?”

“有有有。”

两个知青从前都是城里的富户,虽然跟其他地方的富户不能比,但是在边城也早就过上了人人艳羡的好日子,也就导致他们其实也不能完全理解底层百姓的艰苦。

直到他们下放到村子里了之后,日复一日,看到每家每户都不约而同地,省下几口喝的水,都是要浇到田地里去的。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其实他们心里也慌。

天灾之下,人人平等。

但若是真的远离故土去逃难,他们也未必愿意,只能祈祷日子不要过得太坏,祈祷大家都能坚持下去。

今天有了这高产量的红薯,他们的心,也落到了实处。

特别是他们在这边待了一段时间,就因为读过书,即便是没有功名,同样也受到了大家的尊敬爱戴。

其中一个书生拿着自己的小本本:“如果每一垄都差不多的话,我预计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6000斤以上。”

君秋澜意外,却也不那么意外。

红薯的产量本来就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