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85(第1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未经明察,直接断了案。

她的三个儿子,借由小女儿的手,带回来的书信,里面都写到,要好好立军功,日后建功立业了,带领他们走出这个地方,甚至是走到朝堂上去,届时再去告御状。

赵老夫人原本也是农户女,可是她随老头子奔波半生,见过的事情太多了。

不管儿子们是否能走上金銮殿,这告御状,也很难为老头子讨回一个公道。

有时候百姓担心官官相护,不是没有道理的。

上位者也一样。

真正的幕后主使,位高权重,即便是皇帝知道真相了,也只会轻拿轻放。

唯一的办法,兴许就是换一位贤明的皇帝了。

赵老夫人暗自叹息了一口气,又重新带上笑容,与孙子们逗了。

不管如何,他们的生活,都要继续走下去,绝对不能被打倒。

君秋澜其实感受到了赵老夫人的目光,两家人住得这么近,赵老夫人有猜测,也是正常的。

不过他不担心。

这一家的妇孺,都是在他们彼此最困难的时候,携手走过来的。

甚至说得更直接一些,隔壁如今能衣食无忧,他君秋澜的功劳不小,隔壁也绝对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城里,今天可热闹了。

前几日就有官府的人进村里通传,说知府大人的夫人,与几位有能力的夫人一起,创办了一所女子学院。

除了教授姑娘们读书认字之外,还教姑娘们一门技术。

这消息传出去之后,十里八村的都沸腾了。

究其原因,还是学技术的门槛儿太高了。

就说他们寻常人家,要是知道哪家姑娘会织布,那都得是百家相求的好女了。

现在居然专门开办女校,专门教女子技术。

要问学费多少钱?

什么?

不收钱。

甚至还能赚工钱。

他们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结果细打听之后才知道,上午学文化课,文化课合格了,才能去学技术,然后呢,下午,是要做工抵学费的。

把学费平摊到两年的时间,每个月扣掉学费,多做的活计,那就是多赚的工钱,是能带回家的。

这消息传出来之后,家里有闺女的都高兴坏了。

再一打听,这女校居然对年龄的限制放得很宽。

八岁到四十岁,都能报名。

可是学校招收的名额有限,这下,大家都坐不住了。

哪家没有几个女人呢?

学技术啊,要是学会了,以后传给子子孙孙,那都是一门生计。

听说是今天报名,有想法的,能来的就都来了。

君秋澜还是第一次在街上看到这么多的妇人,女子,女童。

大家嘴里叽叽喳喳的,说的都是关于今日招生的事情。

据说,是三位夫人亲自面试学生,看得上的才收。

大家都还没找出规律,几位夫人也就是问了几个问题,这个人回答了,可能收下了,下个人回答一样的内容,可能就被淘汰了。

谁也搞不清几位夫人是什么想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