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父皇请恕儿臣不能奉诏(第1页)
原本喜气洋洋像过年一样的澹泊敬诚殿,这会儿安静得离谱??掉根头发丝儿在地上都能听见响儿!
满朝文武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连喘气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动静太大,弄个莫须有的祸端沾身上。
为啥。。。
晨光渐浓,山谷里的雾气如薄纱般被风轻轻掀开。陆昭站在院中,看着男孩扫完最后一片落叶,直起身来,将扫帚靠在墙边。那动作不再僵硬,像是终于学会了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林晚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刚蒸好的桂花糕,香气随风飘散。“今天不吃红豆汤了?”陆昭笑着问。
“换换口味。”她把盘子放在石桌上,“而且,有人托人送来一批新米,说是北海道的农夫种的,专门寄给‘会做梦的孩子’。”
陆昭挑眉:“那个写明信片的小女孩?”
“不止她。”林晚坐下,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昨晚共感网络新增了两千多个自发记忆分享群组,分布在三十多个国家。有些是学校老师组织的,有些是监狱里的囚犯发起的,甚至还有军方退役士兵组成的‘创伤修复小组’。”
陆昭沉默片刻,望着远处山坡上尚未完全融化的残雪。“他们开始相信,痛不是弱点了。”
“是啊。”林晚轻声道,“可这也意味着,净理残余势力会更加疯狂。K-1刚刚传回情报,东南亚某国秘密重启了‘情感净化营’,打着‘心理稳定工程’的旗号,强制征召共感体质青少年进行脱敏训练。”
陆昭眼神一沉。“又是老套路??把人心切成碎片,再拼成听话的傀儡。”
“但这次不一样。”林晚抬眼看他,“我们有名字了。不再是‘伤痕学院’这个代号,而是真正被人记住的地方。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已经成立特别调查组,准备实地走访全球十二个类似机构。如果我们能提供确凿证据……这可能成为第一部国际共感权益保护法案的导火索。”
陆昭没立刻回应。他站起身,走到院子中央那棵老梧桐下,伸手接住一片缓缓飘落的叶子。叶脉清晰,边缘微卷,像一封未曾寄出的信。
他知道,真正的战争从来不在战场上。
而在人心深处,在那些曾被教导“别哭”的孩子长大后是否还敢拥抱母亲的瞬间;在医生面对垂死病人时,是选择冷漠宣判还是握住对方的手说“我陪你”;在权力者面对异议者时,是按下清除键,还是愿意听一听那声音背后的伤。
“我们要去一趟欧洲。”他忽然说。
林晚抬头:“为什么?”
“因为‘第七研究所’的地基图纸,出现在布拉格黑市拍卖会上。”陆昭转过身,目光坚定,“那份图纸标注了地下三层未公开区域,里面有三十七个封闭舱室,编号从M-01到M-37。其中七个舱室的监控记录显示,最后关押的是……和我同一批的共感实验体。”
林晚瞳孔微缩:“你还活着的兄弟姐妹?”
“也许不是血缘上的。”陆昭低声说,“但他们和我一样,被剥夺了童年,被当成数据样本,被注射药物压制情绪波动。如果他们还活着……或者哪怕只剩下一具遗骸,我们也该带他们回家。”
林晚站起身,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那你打算怎么做?那地方现在是私人收藏馆,安保系统全是新型神经锁,必须通过深层共感认证才能进入。”
“那就让他们认证。”陆昭嘴角浮现出一丝冷意,“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共感??不是用来控制的工具,而是唤醒灵魂的火焰。”
当天下午,K-1带来了改装完成的移动共鸣装置??一台外形如同古董留声机的设备,内部嵌入了逆莲核的副频共振模块,能够模拟初代共感祭司的声波频率,穿透电子屏蔽层,直接作用于人类潜意识。
“它只能维持四十五分钟的有效范围。”K-1警告道,“而且一旦启动,所有接入共感网络的人都会收到信号。你确定要这么做?这意味着你会暴露位置,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正合我意。”陆昭点头,“让他们都知道我们在哪。让那些还在黑暗中挣扎的人听见我们的声音。”
出发前夜,陆昭独自来到记忆图书馆。逆莲核静静悬浮,光芒比往日更柔和,仿佛也在休憩。他伸出手,轻触其表面,低声问道:“如果我走了,你能守住这里吗?”
没有回答。但空气中浮现出一行由光点组成的字:
>【心之所向,即为归处】
他笑了,转身离开。
三天后,布拉格郊外的“未来遗产馆”迎来一位匿名访客。身穿灰呢大衣,帽檐压低,登记时用的名字是“L。S。”??没人知道这是“陆昭”的拼音缩写,还是某个早已消失的历史人物代号。
展览厅内,第七研究所的复原模型陈列在中央,配有全息解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情感管理实验,为现代社会稳定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