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页)
天色擦黑,陈师爷托词山中溽热,执意要请他回城里住,傅行州自然是顺水推舟。这马车高大而华丽,内饰是清一色上好的黑檀木,更配上贝母玳瑁镶嵌银丝,在四壁上画着清雅的美女图,与县衙的贫气差了十万八千里。
陈师爷笑道:“傅老板晚上想吃点什么?咱们许州城虽然不大,但胜在便利,南来北往的好东西都有。只有您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出来的。”
“陈大人看着安排吧。”傅行州有些心不在焉,“你刚刚说城里有条河,正好能看见这座山?我倒是有点好奇。”
“您说的是,自己的买卖嘛,还是看着放心。”陈师爷从善如流,“好说好说,这条河是吴老板的私家花园,名叫琳河,常年在画舫上办私宴。美酒歌舞一应俱全,保证不让您失望。”
傅行州心想这倒是意外收获,他笑了笑道:“歌舞就不必了,内子管的严,不让听这些莺莺燕燕的,免了吧。”
陈师爷哈哈一笑:“不知怎样的绝色才能配得上傅老板这样的才俊。改日尊夫人到许州来,我们一定好好款待。”
--------------------
五一啦!!放假快乐鸭~不用005的作者终于可以写更新了~~~
迷雾
夜色彻底下沉。画舫入水,推开水面上倒映出的阑珊灯火,如同碎金撒入波纹。
傅行州眼前的许州像是换了一处地方。琳河两岸雕梁画栋,奇珍盈集,草木间隔着几步便点缀一颗夜明珠,光线柔和,将四周罩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
陈师爷带来的酒确实不错,醇厚浓郁,沿岸飘香。两人乘着画舫缓缓而行,边喝酒边闲谈,月至中天时都已经是半醉。
傅行州刚赢了一划拳局,兴味正浓,顺口改叫了陈师爷的字:“实平,吴仲子这么华丽的的花园,你们说用就用,都不用提前打招呼,崔主事真是神通广大。”
“那是当然,”陈师爷已至微醺,有意炫耀,说话声也扬了起来,“我们崔大人和吴老板那是至交了。吴老板刚发迹的时候,那是我们大人一手扶持、排除万难啊。要不是这样,吴记商行在许州能有今天吗?”
傅行州给他斟上一杯酒:“那采灰场呢?山里潮湿又闷热,我看谁也没兴趣去看,怕不是吴老板压根不在意吧?”
陈师爷连连摆手:“这你就大错特错了,采灰场是吴家最大的一笔生意。”
船行到正中,正好能远远地看到郊外的山,他伸手点了点:“要是没有这座土山头,吴家根本做不到这么大,也报答不了我们大人的恩情哪!”
夜色之下,远山只有一道模糊的影子。傅行州遥遥望着,心中却不可抑止地涌起思念与担忧,仿佛阎止微凉的手指又一次拂过他的手背,也落在了他的心上。
他眯了眯眼睛,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又向陈师爷道:“这话是怎么讲的?”
陈师爷神色洋洋:“这山上能采灰,原本是我们崔大人发现的,一早就说是个发财的好营生。但是之前朝廷不是发了明文,让停了采灰吗,之前那个许州知县就是死脑筋,说什么也不敢干,这好处干看着捞不着。”
“后来我们大人想了个办法。你还记得之前梅州出事,查出来兵部乱报档案那件事吗?我们大人使钱买通了人,将之前那知县的名字也加上去,一并弹劾,把他挤走了。这份钱就是吴仲子出的。后来又来了这罗知县,他跟吴仲子认识也是我们大人引荐的,才有了现在的买卖。”
“所以说啊,这采灰场能开起来,一大半都是崔大人的功劳。吴仲子就是个吃好处的,要是再不经营好了,能对得起谁啊。”
“原来是这样……”傅行州的神情暗了又暗,隐在影影绰绰的灯下看不分明。他递一盘下酒菜给陈师爷,感叹道:“崔大人着实是不容易。北面流民涌入,这事儿又落到他身上,事事都要操心,恐怕是颇费脑筋、分身乏术吧。”
陈师爷夹着一粒花生米,偏过头看着他:“这你又错了。流民一来,反而帮了我们的大忙了。你之前在山里看到的那些做工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从流民中招来的。”
“这怎么可能,”傅行州笑着抿一口酒,“流民拖家带口的,又不打算常住,会那么踏实地应募?”
“这你就不明白了。流民流民,胜在一个流字。”陈师爷笑道。他起身向船工打了个呼哨,画舫偏转,在分叉口向着一条支流驶去。
傅行州看向沿岸,画舫一路向南,不多时便看到了流民安置所的轮廓。安置所的后门外,紧邻着一座码头。这间码头被民居故意围起来,两侧全是琳河的高墙,不在河中根本发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