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0100(第1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00章第一百章打卡第一百天

毓庆宫。

太子妃正在着人预备送往南巡队伍中的东西。

皇上临行之前便下旨,南巡时一切所需都由京中供给,勿扰民间,这事儿自然而然就落在了留守京城的太子身上,作为太子妃,她自然也要从旁协助。

不过其中大部分人的用度,都不必太子妃来亲自操心,只有送去给太后,皇上和贵妃的东西,太子妃才会亲自过目,过目了还不算,她还要专程去太子那儿走一趟,既是为了方便商议,也有为了表现太子和自己孝心的意思。

太子对此不置可否,可从没拦着太子妃踏入殿内。

这日,太子妃照常来了,她这次要与太子相商的是送去给队伍的医药之物,这物说起来不很要紧,可是有了皇上先前御驾亲征,染上病疫的前车之鉴,这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珍贵的药材,药丸自不必多说,应有尽有,也有些专门送去对症的药丸,这就要具体看了。

太子听着太子妃一番温言,忽地开口,利索将其中相当一部分做了增删,而后似有所感,向太子妃解释了其中缘由。

太子妃恍然,太子自幼在皇上身边长大,对皇上的身体和习惯不说了如指掌,但也相当清楚,这些修改正是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

于是等到这一批供给送去之后,皇上那边很快便写了信回来,感慨太子对他的关切孝顺,又随信赠了不少一路来所得的当地特产。

这些东西和先前送回来的东西看似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这一次是独属于东宫的,有些是给太子妃的,更多的是给太子的。

里头的东西要么是皇上亲手猎得的动物,要么是皇上亲自挑选的,想着太子会喜欢的东西,要么就是太子曾经随口提到过,连自己也记不清,但皇上仍然记得,也命人搜寻了来给他的东西。

看着这些物件,太子仿佛就看到了皇上南巡一路以来的种种经历。

他想起了年幼随皇上一同出行的时候,听他讲起在民间各处的见闻,他当时说自己以后也要和皇上一起,遍览四方,体察民情,建立一个太平盛世。

皇上很高兴,对着朝臣们夸他小小年纪便有此大志,那是很早之前,皇上就对他寄予厚望了。

他后来也很盼着能有这样的机会,

只是时势如此,京中皇上不在,他这个太子理当坐镇后方。

除了他,也没人有这样的资格了。

这么想来,现在这样倒还不错,至少皇上还信他。

太子紧绷的面容终于微微松动了。

太子心境当中的变化,远在南方的皇上虽然不能很好的察觉,但也似有所感,同太子的通信更加频繁了许多,言语间尽显温情。

太子妃亦有所觉,悄悄松了一口气。

她自嫁入东宫以来,事事小心,时时谨慎,这会儿总算是有所收获了。

太子紧闭的心扉终于松动,夫妻二人之间也愈发亲密和谐。

五月,圣驾回銮。

太子妃有孕的消息同时传了出来。

虽然太子膝下早就有了子嗣,不过自己亲自选出的太子妃有孕,对皇上而言还是很值得开心的,他亲自过问,吩咐太医院一定要照看好太子妃的身体,又接连赏赐,让外界重新回想起了太子的盛宠程度。

太子终于再度意气风发起来。

对于太子妃腹中的孩子,他无疑是充满期待的,这让他想起了自己早逝的额娘,还有在他出生前就已经夭折的兄长,他很少在汗阿玛那里听到过这个孩子,但仅有的几次,也让他明白汗阿玛对此事的悲痛和惋惜。

所以他更期待着太子妃能够安安稳稳的生产,只要母子或者母女平安无事便好。

太子也没有因为即将拥有嫡出子女的喜悦,而忽视了自己已有的两个儿子,虽说嫡庶有别,可到底都是他的孩子,一点点看着长大的,乖巧可爱,他又岂会舍得差别对待?

为了此事,太子甚至鲜少破了例,掺和了后宅事务,和早就心有不满的李佳氏长谈了一次,既是安抚,又是警告。

太子妃那边则不用多说,她是个聪明的女人,也是一个贤明大度的太子妃,在这一点上,汗阿玛看人的眼光还是极为精准的。

到这时,太子也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汗阿玛会对直郡王一再偏爱,哪怕是他与直郡王相争,在直郡王分明顶撞了储君有错的前提下,皇上也并不满意他以身份压迫大哥的举动。

从前他一心觉得嫡庶有别,直郡王虽为长兄,可他才是储君。

那时候皇上语重心长,同他讲道理,但他听不进去,甚至觉得哪怕将来自己有了子嗣,子嗣间产生了这样的矛盾,他也依旧会选择维护储君的威严。

皇上生气了,骂他毫无手足之情,他并不服气,觉得皇上就是在偏心大哥,父子俩因为此事不欢而散过很多次。

到了这会儿,太子才终于体会到当年汗阿玛的处境。

手心手背都是肉,偏了哪一个,另一个都不会服气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