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1页)
“没什么。”言毓琅板着脸站起来,下巴一指周菡道,“这是哪位?”
萧临衍却没打算说实话,在周菡开口之前揽过他的肩,笑道:“你想岔了。我见有人欺凌这女子,路过顺手搭救而已。天这么晚,又不能让她自己回家去。你不喜欢,明日我就着人送走。嗯?”
言毓琅心中仍有惊悸,低头悄悄掩去了。他神情冷漠,转身走出屋道:“殿下自己请便吧,我也不是来探究殿下风流韵事的。”
萧临衍停住步子,站在台阶上:“出什么事儿了?”
“有人在盯着宋维的庄子,”言毓琅道,“应该已经发现他们了。”
正午时分,天色仍然阴阴的,屋中一整天都点着灯。
空气变得闷热而粘稠,乌云压在天边,隐约听见几声雷鸣,显然将有一场倾盆大雨。
阎止坐在窗下,手里擎着一支笔,正细细地看一份从户部调来的档案。一盏烛火放在他面前,散出氤氲而柔和的光芒,映出他身侧优美的曲线。
一阵脚步声从屋外走来。阎止将笔撂下,伸手从傅行州那里接过一盏冰镇西瓜,叉了一口放进嘴里。
“林泓送来这西瓜倒是不错,”阎止道,“皮薄瓤沙,个个都是甜的,夏天吃最消暑了。”
傅行州在他对面坐下:“今年雨水少,西瓜比往年结的好上不少。我让他们拿多出来的琢磨些甜的,夏天清凉消暑,免得你总说没有胃口。”
“你让他们做的什么?”阎止问。
傅行州道:“以前我们家倒是有种吃法。把西瓜挖成小球,兑点牛乳加点糖冻起来。在不太结实的时候切成小块,直接吃,又香甜又解暑。”
阎止不由想象了一下,忽然觉得手里的西瓜有点无味了。他把冰盏放在桌上,抻了抻后背靠进椅子里,问道:“什么时候能做好?”
“晚上应该就能吃了,”傅行州指了指他的盘子,“不要浪费。”
两人说着,只见一名傅家亲卫进屋来,拱手向两人报信:“将军。”
“什么事?”傅行州道。
亲卫道:“今天天没亮的时候,宋维的庄子里关了几个人进去。手都捆着,看样子不像是买来的长工。几个人从后门被押进去,之后就没有动静了。”
阎止道:“一共几个人?多大岁数?”
“三个,都是男的。一个年轻些,三十来岁,另外两个都是老头。”亲卫道,“远远听见他们说话,都是许州口音。”
“许州?”阎止沉吟片刻,问道:“知道是什么人送来的吗?”
“不是送来的。”亲卫道:“盯梢的兄弟们说,看见不知从哪儿来了一队兵到山里抓人,再关进来的。”
阎止闻言,与傅行州对视一眼。宋家的庄子还没到能招募私兵的规制,是谁在替宋维抓人?
就在这时,有一小吏在屋外求见,说是林泓派来的。傅行州让他进来,那小吏双手呈上一封信件道:“阎都尉要查的东西,大人已经查好了。”
阎止打发两人下去,这才将信封拆开。他大略扫了一遍,递给傅行州道:“你看看吧,果然如此。”
林泓依言去查宋家与许州的关联。信上交代的简明扼要,宋维有个远房的表亲正是许州县令。这人于五六年前就任,在这个位子上做的无功无过,默默无闻,加之官品不高,很快为大多数人所忽视了。
傅行州道:“许州距离边关有一段距离,往北直接连通北大关,往西连接陪都,是个险要却繁荣不起来的小地方。这么个偏僻的地方,怎么忽然往京城塞人?”
阎止不答,目光却落在林泓送来的那封档案上。他想,这个许州县令花了大功夫将周菡弄到京城来,还通过宋家遮遮掩掩地送到太子手上。无论怎么看,都像是有求于人的样子。
但许州一直风平浪静,这个县令图什么?
他想着,便向傅行州问道:“这许州,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倒是没听说有什么。”傅行州道,“北关连着打了两场仗,边界各个城镇多少都受了些影响。许州离也得不算远,至多是被波及了,但没听说有什么别的。”
阎止忽道:“我们回来的路上,是不是没路过许州?”
“对。”傅行州道,“那条路平缓宽大,所以来往商客很多,走起来很慢。我们赶时间,就选了一条更快的路。”
“人多,”阎止低声道,“若是如此,从许州跑到京城来的这三个人……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