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税收征管(第1页)
“我知道你尽力了。”王局长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但是,光尽力还不够啊。”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有些复杂:“那些国营厂,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些个体户。”沈知微的心当场一沉。“局长,个体户的税收征管难度很大,他们的经营不稳定,账目也不规范……”“我知道难!”王局长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但是再难,也得想办法!”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个来回,然后停在沈知微面前,压低了声音:“知微啊,你是咱们局里的业务尖子,脑子活,能力强。”“现在是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我听说,那个‘江记商行’的江彻,生意做得很大,赚了不少钱吧?”沈知微的心跳,当场漏了一拍。她知道局长接下来要说什么了。“局长,‘江记商行’的账目我核查过,他们是依法纳税,没有发现明显的偷漏税行为。”沈知微硬着头皮说道。“依法纳税?”王局长冷笑一声,“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讲究那些条条框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吧?”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多找他们‘沟通沟通’,让他们‘顾全大局’,为县里的财政‘多做点贡献’。”王局长说得很隐晦,但意思却再明白不过。就是要让她去向江彻这样的“有钱个体户”摊派,让他们额外再“奉献”一点。沈知微的脸色,当场就白了。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施压了。“局长,这……这不符合政策规定。”沈知微的嘴唇有些发干,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我们是税务干部,一切都要依法办事。强制摊派,或者不合规征税,是违法的。”她的声音不大,但语气却异常坚定。王局长脸上的笑容,当场就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沉。“沈知微同志,你这是什么态度?”他的声音冷了下来,“现在是讲原则的时候吗?任务完不成,县里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吗?我担待得起吗?”“我知道你有原则,有觉悟。但是,原则也要分时候,分情况!”“现在,完成税收任务,就是最大的原则!”王局长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震得跳了一下。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降到了冰点。沈知微咬着嘴唇,没有说话,但眼神中的倔强,却没有丝毫退让。让她去搞那些歪门邪道,违背自己的良心和职业操守,她做不到。哪怕是丢了这份工作,她也绝不会同流合污。“局长,我理解您的压力,也理解局里的困难。”沈知微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缓一些。“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就饮鸩止渴,破坏了税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个体户会怎么看我们税务局?我们还怎么开展工作?”“这不仅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反而会埋下更大的隐患。”王局长被沈知微这番话顶得哑口无言,脸色铁青。他没想到,平时看起来文文静静的沈知微,骨子里竟然这么犟。“好,好,好!”王局长连说三个“好”字,语气中充满了怒意和失望。“沈知微,你很有原则,你很了不起!”“既然你这么有办法,那今年的税收任务,我就重点看你的了!”“你要是完不成,别怪我不客气!”这几乎是撕破脸的威胁了。沈知微的心,沉到了谷底。她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把局长给得罪了。但她不后悔。有些底线,一旦突破,就再也回不去了。她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感觉浑身冰冷。走廊里,同事们异样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身上。她知道,局长刚才那番话,肯定已经传开了。回到自己的座位,沈知微看着桌上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暂行条例》,心中百感交集。她热爱这份工作,她也想为国家多做贡献。但是,她不能用错误的方式。困境,前所未有的困境。她第一次感到如此迷茫和无助。难道,真的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了吗?接下来的几天,沈知微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局长对她冷若冰霜,同事们也若有若无地疏远她。她负责的片区,税收进展依旧缓慢。那些国营小厂,能挤出一点税款,已经算是烧高香了。个体户那边,她虽然加强了催缴力度,但效果甚微。她不能搞摊派,也不能违规操作,只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而为。这天下午,沈知微去“江记商行”核对一批新进货物的发票。商行里依旧人来人往,生意兴隆。江彻不在,是孙慧接待的她。在等待孙慧查找票据的间隙,沈知微的目光,无意中落在了柜台后面,江彻那间简易办公室的门上。门虚掩着,隐约能看到里面的一些情形。江彻似乎正在和一个外地口音的供货商通电话,讨论着一批新产品的规格和价格。他的声音不高,但语气沉稳,条理清晰,偶尔还会冒出几个沈知微听不太懂的商业术语。电话结束后,江彻拿起桌上的一个账本,开始仔细核对。那是一本厚厚的账册,上面用清秀的字迹,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据。江彻看得非常专注,时不时还会拿起算盘,快速地拨打几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沈知微注意到,江彻的办公桌上,除了账本和算盘,还放着几份最新的报纸,以及一本看起来像是经济类政策汇编的书籍。他的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墙上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只有一张平江县的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一些记号。沈知微心中微微一动。:()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