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页)
陈墨抽烟?
我震惊地看着她的背影,努力回想同居这段时日里未曾发现她有抽烟的行为。
她抽烟速度很快,抽一口弹两下烟灰,一会功夫半根没了。
可能她对烟的需求不在于味道,而在于提神的作用。
烟抽到烟尾,她按在铁皮,把火星熄灭随后扔进垃圾桶里。
一转头,和我们仨打了个照面。
她被我们撞见抽烟,也没有要掩饰的意思,目光仍然是冷冷的,“马上侧写吧。”
走进办公室,fi已经将《目光是你》内容整理好打印出来。
他贴心地打了六份。
“书里母亲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拜金女形象。”孙涛皱眉。
“主人公从小居住在一个破楼的地下室,这里描写的很细致。”王安翻页到,指着第一排字:“我们的主人公被母亲关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门被人用铁链拴住,里外都打不开,当他饿的快要前胸贴肚皮的时候,一个警察出现救了主人公。”
“后来他和这个女警察恋爱了?”我挑眉往后翻了几页,想寻找故事结局。
“这个女警察未婚先育了,也当了一个母亲。”小刘翻到。
“太狗血了吧。”孙涛忍不住插了一句。
陈墨一直没说话,翻页速度很快,“孙涛,喊人来侧写。”
孙涛领命出门召集警员,十分钟后办公室围满了负责此案件的警员。
我推来一张新的白板,等陈墨先开口。
“凶手本地人,性别未知,年纪在25-30岁之间,身高在175左右,有一辆两厢车。”
我也开口,“有严重精神疾病,最近三月内受过严重创伤刺激。”
话还没讲完,一个警察举手提问,“什么叫严重创伤刺激。”
“亲人离世,离异,目睹过死亡。”
警察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几句。
“凶手有良好的伪装条件,职业收入为中产阶级,身体长年有疾病或者他有良好的医学常识,有足够的居住环境囚。禁受害人。”
站在门口的警察又开口提问:“职业收入这条是不是侦查范围太广了。”
“目前我们没有其他线索可以确定凶手人格性格,窒息伤判定太局限,但我们可以肯定他的工作是一份较为体面的工作,收入较高,智商较高。”我在旁为陈墨补充。
“医院工作者,老师,媒体工作者最为相关。”陈墨指着白板,“他有较高的自我追求,做事很认真,条理清晰,喜欢做助人为乐的工作。”
轮廓侧写能将凶手规避到一个合理范围。
“凶手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有可能是人格分裂或者精神变态,三个月之内购买过精神类药物,比如安定剂,安眠药,你们将搜索锁定在受害人居住地范围内五公里之内。”陈墨最终给了一个范围。
“精神变态这善于支配询问,反问脱离询查。如果遇到难缠或格外异样的人,请及时上报。人格分裂的回答会对同样一个问题,反复确认,仔细辨别。”作为副队长,我的能力也不能落后。
“其他的具体侧写,明天再继续吧。”陈墨摆手。
警员们一哄而撒,办公室只剩下我们六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