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第29页)
“啊?”弘昼一听急了,“那么危险的地方,怎么能让宗室去?”
皇兄你就不怕十三叔晚上给你托梦吗?
弘晈那小子跟弘晳凑到一起,乾隆能给这小子一个差事已经很不错了,“这差事若是办得好,可是大功一件。而且十三叔家的孩子都多少会点儿洋文,让他去正合适。”
“可万一……”
“朕会让他们带足火器的,不必担心。”乾隆道。
弘昼见皇兄主意已定,只能默默为弘晈祈祷了。
不过去利未亚的商队一时半会走不了,因为兵部拿不出那么多新式火器。
加上今年到处赈灾,朝廷很穷。
乾隆就等着广东那边派来的人尽快弄出透明玻璃了。
等玻璃作坊开起来了,永琏才知道汗阿玛竟然打上了透明玻璃的主意。
行吧,他这个穿越者虽然没用,不会烧制玻璃,但能让汗阿玛想起靠这个赚钱,也是好事。
这边透明玻
璃还没烧制出来,那边三轮车已经开始售卖了。
因为皇上没有亲自骑过三轮车,很多官员还是更想买双轮车。但像张廷玉,鄂尔泰这样的老臣,就很需要三轮车。
他俩一人买了一辆,本想上朝的时候让人骑三轮车载自己到宫门口。但是大冬天的,坐在三轮车上能把人冻死。
俩老头半路下车,让家人回去换轿子。
官员们都觉得三轮车没有马车和坐轿子舒服,三轮车载京城的销量倒不如双轮车。
但很快就有人发现,从宫里往城外运剩菜的马车换成了三轮车。从外面往宫里送食材的车,也换成了三轮车。
三轮车纯靠人力,不能拉太重的货物,木炭那些还是用马车,但较少较轻的货物,用三轮车更快。
这时候又出现一个问题,有些路面三轮车走起来很费力。
于是,永琏就跟汗阿玛提出,在江南开一个制作三轮车的工厂,三轮车更适合那边的石板路。
三轮车很适合运生丝茶叶之类的东西,确实适合江南。
他立刻让江苏的官员选址开办工厂,又让两淮盐运史金三保监管此事。
金三保是嘉嫔的父亲。皇上把两项重要的生意都交给娘家人,嘉嫔又高兴又惶恐。
先帝的孝期过了,乾隆开始翻牌子,基本是贵妃和嘉嫔二人轮流侍寝。
皇后终于不用天天等着接驾,失落是有的,但也轻松不少。
正好研究研究织布机。
她最近和密太妃、纯嫔等人聊了许多纺织方面的事,要想提高布匹产量,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女子织布,另一方面就是改良织布机。
她们虽然没讨论出改良织布机的办法,皇后却了解到更多纺织女工的不易。
朝廷经常表彰那些节妇烈女,殊不知这些既要照顾家中事务,又要织布养家的女性也十分辛苦。
朝廷如果能给她们一些奖励该多好。
可惜这种事皇后不好和乾隆提,她只是讲给几个儿女,尤其永琏,应该知道这些。
永琏在心里叹气,这件事比洋人去西洋贸易还难办,不过如果织布机得到改良,大清的纺织业迅速发展,给朝廷带来足够利益,朝廷自然就会重视这些女子。
年前,永琏想到三轮车的一些改良办法,和永璜一起去造办处,正好遇见海望。
“海公过来,难道是织布机有了进展?”永琏笑眯眯问,如果不是大事儿,海望不会亲自过来。
海望笑道:“二阿哥料事如神,臣听这边的匠人说,铸铁的织布机比木质的织布机更方便,织布的速度更快了。”
永琏歪头,他之前只以为铸铁的织布机比木质的结实耐用,这怎么还提高效率了?
“走走走,我们也去看看。”永琏拉上永璜,一起去看热闹。
第39章第三十九章质的飞跃
造办处的匠人擅长什么的都有,6因为铸铁的织布机他们之前从未见过,大家就凑一起群策群力。